第194页(1 / 2)

“大夫说,再修养两日,去考试应该是没问题的,但要完全恢复恐怕还要过些日子。”谭知风按他们事先商量好的回答道。他话音刚落,吕扬便道:“正好,我家中为我请了几位老师,都算是在开封有些名望的,我看你哥哥学问不错,你把他写的文章给我,我拿回去给他们瞧瞧,若是他们看了眼前一亮,肯为他举荐,他入太学可能就容易些了!对了,子衿,把你的文章也拿给我吧,周兄说你最近提高不小,我让先生们看看咱们两个如今谁做的文章更好些!”说罢,他又半开玩笑的加了一句:“子衿,你不会不敢和我比吧?”

谭知风也笑着道:“我没读过多少书,我哥哥文章做得如何我也不知,不过吕兄一番好意,我想他是不会拒绝的,这样吧,晚上我就去督促他写两篇什么策啊论啊的,看他写不写得出来。”

周彦敬和吕扬、陈青都笑了,不仅是他们这一桌,其他士子吃着可口的饭菜,在暖意融融的酒馆中围坐,很快都忘记了一天的疲惫,开始放松的,你一言我一语的聊起了别的事情。很快,另外有几人也记起了昨晚的那场意外,纷纷询问谭知风徐玕的状况,谭知风起身一一回答着,大家则倍感唏嘘——开封自从去年一直不太平,边关战事不断,这两年又是大比之年,这本来越发繁荣的都城,日益富足的王朝,几十年的平静和兴盛,却仿佛在这个冬春交接的时候,走到了一个令人彷徨不安的拐点上。

士子们总是对这种事格外敏感,先前那为了一篇赋争论不休的几个人叹息道:“’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我们在此饱食终日,又有谁知道西北边陲的韩相公、范大人,还有那些被派去助战的将士们如今境遇如何呢?!我倒是羡慕李维铭,至少能在范公麾下,为战事尽一点自己的微薄之力!”

周彦敬听罢,开口劝道:“大家也不必如此悲观,我们读书人,即使去了边疆也未必能杀死几个敌人,不如发愤图强,好好读书,明年若能高中,就能入朝为天家分忧了。到时候我们可以联名上书,劝说天家广开言路,厉兵秣马,收复西北的失地,重振大宋国威!”

他这一番话说的众人又重新精神振作起来,谭知风特地嘱咐灼灼出去打了些清淡的好酒,士子们在酒馆里开怀畅饮,议论着破敌之策,一直到月上中天才纷纷起身告辞离开。

……

“你当真要现在写文章?”谭知风满心担忧的看着徐玕,说道:“离太学开馆招生还有几天呢,吕扬也没有说让你马上把文章给他啊。”

“我伤势如何,他们知道的很清楚。”徐玕答道,“这次馆试,他们不会让我置身事外的。既然如此……”

“既然如此,咱们就得显得积极点?”灼灼在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