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页(1 / 2)

听来听去,谭知风终于听明白了,今年这些学馆的馆试规模是往年所无法相比的,国子监只招中等品级以上的官员的子弟,去考的人可能不会太多,但太学却不同,他听陈青他们说过,往年去太学听讲的人数有限,可现在看来,由于那两位声名远播的大儒也开始在太学讲学,今年参加就试太学的人,一定不会少,而且还都是士子中的佼佼者……

第96章 红袖添香

外面的议论声越来越大, 说的都是最近太学馆试,招揽人才的事。很多士子都跃跃欲试想考入太学,听那几位大儒讲圣贤之道, 但也有不少人抱怨, 如今聚集在开封的士子越来越多, 人才济济, 太学考试又十分严格,恐怕能考上的几率不大。

谭知风听着听着, 忽然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子衿,你还是决定留下来和我们一起考试了?我觉得你这样做没错,你想去找你娘也不在乎这一年两年嘛,你寒窗苦读这么久,怎么也要入场试试!若不是……若不是令尊如今出了这事, 他说不定有些门路,能送你入国子监读书呢, 不过……现在国子监请来的那几位直讲也都会去太学讲学,你若能考入太学也是一样的。”

谭知风往外看了一眼,果然是陈青、周彦敬、还有吕扬三人结伴来了。方才说话的正是吕扬。谭知风这一阵子从灼灼的八卦中总结出,吕家是当今较为显赫的世家大族之一, 族中如今声名最为显赫的要数当朝宰相, 枢密使吕夷简了。吕扬所在的这一支虽说和吕夷简关系稍远了些,但吕家不少人都在朝中担任要职,整个家族在开封势力很大。吕扬的爷爷曾任刑部的司门员外郎,他的父亲是家中长子, 靠着荫庇也在刑部做了个从六品的官。

可如今, 朝廷越来越看中科考,仅举荐或祖荫做官的仕途上往往难以有所突破, 所以吕扬的家人对他的课业十分重视,虽然他父亲官职已在七品以上,可以直接入国子监读书,但他还是先入读了广文馆,辛辛苦苦的学写文章,就是怕他入了国子监和那些官员子弟混在一起心生懈怠,到时候不能在科举中脱颖而出,又要走荫庇的老路。

“是啊子衿,录长说的有理。”周彦敬的声音还是如以往般宽厚而温和:“我劝你,不要担心太多,好好读书,我看你这阵子做的文章已经比以前大有进益了。若是你考入了太学,再认真准备几个月,到时候秋闱高中,多少也是对你爹娘,还有你自己这么多年来努力的一个交代啊。”

“嗯。”陈青点了点头,说道:“多谢你们两个今天拉着我去学馆读书。唉!我也觉得,读了这么久,至少我要再考一次太学试试!”

看来周彦敬和吕扬今天已经安慰过他了,又或许是今天一整天广文馆繁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