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三国之群雄逐鹿> 第79章处理俘虏

第79章处理俘虏(1 / 3)

是夜,李元与军师戏志才和程昱在府内商讨处理俘虏的事情,此次徐州战役一共擒获四名俘虏,分别是鲍信军的于禁,孔融军的太史慈,张超军的臧洪,还有在小沛被黄忠擒下的王朗,如今陶谦已经投降,按理说王朗也应当投降,但此人性格较为倔强,要说服他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志才,仲德,你等认为这四名俘虏应当如何处置为好?”李元紧皱眉头,随着他的势力和地盘在不断拓展,需要的人才也越来越多,这些俘虏都是有才之人,应当尽力收服。

“鲍信军已经被我全灭,于禁也因重伤被送回汝南救治,于禁的关系与鲍信极好,恐怕他会怨恨于我而不愿意投降,此人先暂且放一旁,待他伤好后我亲自上门拜访说服他。”戏志才也知道于禁是一名人才,所以当时才把他救回来,但想要于禁投降还是费一点心思才有机会。

“启禀主公,太史慈是刘繇部将,因孔融对其母亲极好,所以太史慈方才报恩帮助孔融带兵攻打我军,主公想要说服太史慈投降恐怕也是不太容易。”程昱说道。

“太史慈重情重义,我得知刘繇有恩于其母,其母劝他为刘繇效力,所以太史慈方会投靠刘繇,此人极重情义,而且武艺高强,治军有方,实属难得的上将

。”李元非常看重太史慈,既然已经将其俘虏就应当尽全力收降,要是让他回刘繇那里,很有可能又会重演历史上,最终投靠孙策。

程昱继续说道:“王朗才智过人而丰丽博敞,性格严谨慷慨,多立威仪,是个十分有才干的人,性格虽然倔强,但我们要是派陈珪和糜竺前去劝说,并不是没有可能说服他。”

王朗在三国里面虽然没有太多名气,但也是个重要的人物,他学识渊博,乃为经学大家,著有《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等,有文集三十四卷。

在历史上王朗被陶谦举为茂才,拜治中从事,迁任会稽太守,任内获百姓爱戴,后孙策攻会稽时,王朗举兵抵抗,为孙策所败,王朗在逃亡失败后投降,孙策敬重王朗而未加害。后为曹操所征,被拜为谏议大夫。

魏国建立,王朗以军祭酒身份领魏郡太守,又任少府、奉常、大理等职。曹丕继王位时,迁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曹丕受禅建魏后,王朗改任司空,又进封乐平乡侯。曹叡继位后,代华歆为司徒,进封兰陵侯。太和二年王朗去世,谥号成。王朗凭借才华一直做到司徒一职并且被封侯,深受曹家信。

“既然如此,太史慈由我亲自劝说,至于王朗就交由志才与仲德安排,于禁待我返回汝南之时再行处理,臧洪也是一员不错的将领,可是此人极具节气,不会轻易投降,但我也可作尝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