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三国之群雄逐鹿> 第78章陶谦投降

第78章陶谦投降(1 / 3)

当使者看到陈登的时候,眼中露出一丝异样,陈登也发现使者在看着自己,他脸色也略微有些尴尬,因为眼前的使者他也相熟,原本二人同为陶谦效力,但现在他已经投降李元,让他感到有些羞愧。

“来者何人报上名来。”李元坐在主位上,眼睛上下打量使者,看到使者衣着华贵,样子十分年轻,但身上透露着成熟稳重的气息,看上去不像谋臣,更像商人。

“小人糜竺见过李将军。”糜竺对李元抱拳说道。

“原来你就是糜竺,久仰大名了。”李元走过去将糜竺扶起。

“难道李将军有听过我的名字?”糜竺有些受宠若惊,他只在徐州有些名望,还远不及陈珪和陈登二人,不知道李元是从哪里听到他的名字。

“当然有听说过,徐州能够有今日的繁华离不开糜家的贡献,久闻糜家以经商起家,糜竺更是一名极具才干的商人,商人将货物带到各地,满足各个城镇的需求,

为徐州的繁华发展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

李元说的是事实,作为现代人自然知道商人的重要性,但是古代人都是重农而不重商,认为商人都是贪图利益的小人。

古代社会等级按士农工商来划分,也是按社会贡献来划分阶级,所谓士就是指大学士,统称有学问的人,也即是读书人,在古代读书人有很高的地位,俗语有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由此可见古代读书人地位之高。

为何读书人的地位会这么高,其实都是因为一个原因,那就是为了当官而读书,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官的学子不是好学子,在古代很多寒窗苦读十年的学子都是为了考取功名当上大官而读书,所以读书人基本上和做官划上等号,因此士排在第一位。

其实不仅在古代,放在现代也是如此,很多人都会将士放在第一位,人不读书而无知识,无知识而难成人才,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读书才是最好的出路,社会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唯有不断学习进步者方能立足于社会。

排在第二位的农就是指农民,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商业的发展商人获利非常高,以致多数人弃农经商,社会生产下降,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商鞅便提出重农抑商,以法纪来约束生产力,保证社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后来的君主也继续沿袭这一制度,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重农抑商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排第三的工就是指做技术活的工匠,任何时代都离不开工匠。

“李将军言重了,我糜竺只是一介小小商人,何谈为徐州做贡献。”糜竺谦虚道,但内心其实非常高兴,虽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