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明帝> 第十七卷:江南半壁之第一章:贸易使司(二)

第十七卷:江南半壁之第一章:贸易使司(二)(1 / 6)

影龙准备开口驳斥杨鹤一番忽然瞥到礼部尚书徐光的神情心中一动道:“徐老爱卿朕看你似乎有话要说这书房之中没有什么外人旦说无妨!”

徐光启迟疑了一下站出来道“启禀皇上老臣随认为此时全面开洋禁是仓促了些但从长远来看洋禁是必须要开的官市不开私市不止长此以往不仅沿海地区烂不堪朝廷也不堪重负昔日大禹治水尚能明白堵不如疏的道理老臣认为洋禁是堵开洋禁是疏况今时不同往日老臣认为洋禁要开但需要从长计议!”

徐光启这一番话见识虽然中肯但也有些搞平衡的味道自己要开洋禁他不好反对百官绝大多数不同意开洋禁包括孙慎行这样的老臣对开洋禁都保留了意见有些东西不是说改变就能改变就像你一项用惯笤帚扫地突然给了你一台吸尘器必然会一下子无所适从还要话精力去了解它的性能自然要抗拒使用它了尤其开洋禁需要承担多大的风险没有人能猜测到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就是朱影龙这个来自后世的灵魂也没有办法知道。【最新章节阅读.】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影龙只能妥协他沉思了一下道:“朕仔细考虑了一下徐老爱卿的意见最为中肯不过朕今天召集你们来不是讨论全面开洋禁的事情朕只是想以海上贸易的方式充盈国库诸位爱卿都知道国库里面有多少银两够用几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国库没钱拿什么养他们这些官员那什么去平乱?

“皇上。微臣支持成立这个贸易使司衙门。”谁也没想到年纪最轻的黄尊素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这件事。

“启禀皇上其实年前朝廷因为北方粮食不足的缘故曾派出船队去朝鲜、日本还有琉球等地采购过粮食已经打破了朝廷旧有的禁令而现在沿海走私猖獗海盗横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朝廷洋禁的缘故虽然洋禁保护了我大明沿海百姓不受侵害但也让海盗们没有了顾忌因为我们不能出海打击他们还有走私。臣打听过一匹上好地丝绸在国内值十两银子而买到南洋就可以值三十两到五十两到欧罗巴可能还是这个的双倍想象这么高的利润商人们不铤而走险才怪呢一旦朝廷开洋禁朝廷就就可以以正当的贸易赚取大量的白银还可以打击走私海盗现在朝廷已经能造出可以披靡红毛洋夷的宝舰海上贸易安全就有了保证。开洋禁的条件已经成熟大明已经不是太祖建国时的大明皇上亦不是当年的太祖皇帝此时正是开严禁的最好时机。错过了就晚了!”

这个时候地中国人又怎么会意识到海洋的重要性呢他们更加看中的是土地土地才是最大的财富岂不知海洋蕴含的财富远远高于6地。就算朱影龙道理说透了还是有绝大多数中国人不会相信他的言论只有少数人会有些启。但除了盲目崇拜他的。恐怕真正相信的人屈指可数。

这也难怪。就是几百年后还有中国人认为海权从属6权。以放弃部分海洋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