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2 / 4)

长长的官道之上,众人只见到那顶官轿被抬的飞快,悠悠传来几句不甚完整的对话。

“....爷,脸皮这东西,偶尔还是要捡起来放在脸上用一用的。”

.......

“爷,咱们下次还是不要上街了。”

“为什么?”

“我听到他们都在骂你呢。”

“哦。”

....管他呢,爱咋咋地。

他本来就不是什么好官。

☆、第六章 猴子捞月

春雨贵如油,几场大雨降下之后,就犹如在江山画卷之上泼了一捧瑶池水一般,苏醒了万物,芳草碧绿,迎来满眼的春花烂漫。

方婉之观着北晏山漫山遍野的栀子花,连带衣服上都沾染了那份醉人的甜香。

也第一次觉得,澜卿将作画的位置选择在京郊的这片地界,是他唯一让人觉得风雅的品质。

近些天,澜卿似乎很闲,或者说,他在躲清闲。因为她逐渐看到一些生活必需品出现在茅屋里,也会在小院内,看到竹竿之上晒着的一些他的衣物。

竹青色的锦袍,下摆和襟口都勾着精致的金丝纹花,料子也是极上乘的,昭然若揭着这个抠货是个极会自我享受的人。

她从未认为澜卿是会住在这样一间茅屋里的人,只是这段时间,他好像并不想回家,作画的时辰也比往日长上许多。

澜卿不是一个喜欢说话的人,没银子赚的时候就闭嘴。方婉之却是一个近乎话唠的女人,她会咬着一个小点心,弯着一双眉眼跟他聊很久。

比如东长街的梨子比西街的好吃,日头快落的时候会降到三文。

比如隔壁王二娘家的小孙子过几日便要满月了,嘱咐他出门的时候记得从后门走,免得被人家请去吃酒,又要掏银子。

再比如出门左拐第一户老张家的烧饼做的可真好吃,新娶的媳妇是街头卖芝麻的卢老汉的闺女,当真是门当户对。

也时常能听到她进门之前,跟周围邻里含笑打招呼的声音。

每当听到这些的时候,澜卿都会不会接茬,但是他也不会打断她,只由着她一个人唠叨。时间长了也会琢磨着,前门里老李家的女婿是不是真的跟村东头的姚春花和离了,砍柴的焦二狗真勾搭上了守寡的阮绣桃?

这对于一个自命风雅,格调很高的公子爷来说,实在是要不得的。

又是一日作画的间隙,方大姑娘说有些累了,想要歇歇乏,笑眯眯的盘腿坐在蒲团上问。

“澜爷可知道京城里新开了一处酒楼,刚一开张这宾客便客似云来,老板娘是常州人,操着一口常州方言,人甚是爽朗。我今儿从那儿路过,也买了一道名为《猴子捞月》的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