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御史馋猫都察院> 第二百九十九章 两种设想

第二百九十九章 两种设想(1 / 3)

教了一阵之后,苏景墨慢慢发现,古琴的节拍越慢,表达的意境和节奏就越快;节拍越快,表达的意境和节奏反而就越慢。这就好比人生,欲速则不达,每一步走得越扎实,人生才会走得越远。

景墨觉得有些乏了,小蛮轻轻道:“嗯,你学得很好,现在还是我来弹吧。最近流行一首曲子,我之前学过,久不弹奏恐怕有些生疏了,现在弹一弹,你听听看。”

乐曲开始曲调悠然自得,表现出一种飘逸洒脱的格调,上下句的呼应造成一唱一和,一问一答的情趣。主题音调的变化发展,并不断加入新的音调,加之滚拂技法的使用,到了后面渐渐形成高潮。

仿佛是隐士豪放无羁,潇洒自得的情状。

其中运用泼刺和三弹的技法造成的强烈音响,应和着切分的节奏,使人感到高山巍巍,樵夫咚咚的斧伐声。曲子开始时末呈现的主题音调~经过移位,变化重复贯穿于全曲,给景墨留下深刻的印象……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歌之矣乃,隐隐现于指下。

一曲终于,景墨大声赞叹道:“好,好,好曲子,这曲子叫什么名字!”

聂小蛮微笑答道:“这是一首刚刚流行起来的曲子,叫做《渔樵问答》。”

景墨赞道:“好曲子,弹得好,名字更好。渔樵问答!开始有一对一答之感,还真像是打渔和碰上了砍柴的,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景墨说得兴奋,不禁拍手大笑道:“这可真是无巧不成书啊。”

小蛮有些奇怪,问道:“巧?这里有什么巧的?”

景墨道:“我最近读到一首‘临江仙’和你这首曲子,正好是天作之合,你说是不是巧。”

聂小蛮有些意外,吃惊道:“还有此种事?却不知这一首诗是古人之作,还是今人新作。”

景墨笑道:“你这一首《渔樵问答》是新作吧?我这一首《临江仙》却也是今人之新作,乃是本朝大才子杨公杨升庵之作。你说这算不算是无巧不成书?算不算是天作之合?而且这一首诗,与你这首曲子可说是珠联璧合,你说这又巧不巧?”

小蛮难以置信道:“还有这种事,你快念来我听听。”

景墨便吟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聂小蛮听了击节赞叹,走到书桌前,提起笔来就写。景墨好奇,便走过去看时,只见聂小蛮写的是:志在渔樵者,以此消遣,移情非浅,是曲,传自何君桂笙,古越之高人,文章盖世,无学不通,而著述之富,足冠古今,暇更以琴书自乐,绰有安道之风,愧余才疏艺劣,而奏斯曲者,不亦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