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奇迹(2 / 6)

他便立刻站起来,给朱元璋回答道:“父皇,绝无半点夸张之处,全都是如实陈述。宋、方等随行,他们亦是见证了香山县的奇迹!”

朱元璋当然是相信朱标的,因此,听到这话之后,当即笑呵呵地说道:“你三番两次的用奇迹来形容,说得我都想亲眼去看看那香山县的情况了!”

根据朱标的形容,香山县的百姓,衣食无忧,居有定处,甚至都在识字,人人都能认识一些字,这是什么,这是大同之世啊!如果大明朝的其他地方,都能像香山县一样,那这个洪武之治,当能吊打历史上任何一次盛世了吧?

当然,说起来简单,作为一名开国皇帝,经历过饿殍遍地的乱世,最是清楚不过,只是让老百姓衣食无忧这一条,就不知道有多难!

香山县的底子,朱元璋是清楚的。当初挑选出来让张一凡去折腾,就是因为那里够偏僻、穷困,随便他折腾都没事。

结果,张一凡硬是用了一年多点的时间,就让香山县换了人间。

想着这个,朱元璋心中忍不住就感慨,原本以为这个小子嘴边无毛,办事怕是不靠谱,出出点子还行,真要去做事,肯定会抓瞎。

结果没想到,香山县的一切,证明了自己低估了他!

想着这个,朱元璋并没有因为自己低估了张一凡就有什么不快,反而笑呵呵地说道:“一个普通的下等县衙,一年的收入,不说明年他说得一百万贯,就只是今年能确定有二十万贯这个事情,就足以证明,他在香山县所做得一切,都是对的了!而且,人口之多,更是多达了二十多万,不可想象啊!”

根据历史记载,洪武年间,浙江奉化县市18865户,而象山县更是只有17812人,不是户数。以此来对比,一个香山县真得能打浙江一个府了。

朱标听到这话,立刻就回答道:“父皇,一凡这个粮田归公分配法真得是非常好,不但不会再存在隐田,并且全县当中也不再有隐户,甚至就连逃入山林的隐户,都主动回来登记造册。儿臣有在民间走访过。这个粮田归公分配法,极得民心。”

顿了顿,他又带着一点兴奋说道:“儿臣为此事和一凡还讨论过,一凡认为,如果这种粮田归公分配法要在全天下推行,就不能例外。包括藩王、功勋等等的粮田,也必须如此处理,否则土地兼并、隐田和隐户必然会又有,这个粮田归公分配法最终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作废。”

“粮田是一个王朝稳定的基石,历朝历代出问题,引发动乱都是百姓吃不饱饭开始。而吃不饱饭就是从土地兼并开始,赋税便会不公又进一步引发土地兼并。因此,要保证百姓有饭吃,就要推行粮田归公分配法。”

因为朱元璋之前的时候,其实就有赏给功勋官田,因此,张一凡在和朱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