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唯有你是我想要的人间烟火> 番外、另一种版本的故事 之一

番外、另一种版本的故事 之一(2 / 3)

奇重罪犯的思想是不是存在文化差异,一边说一边看着我暗示:你应该也很好奇吧?对吧,你们读社会学系的不是最常提出这种对大环境的反思批判吗?

她都这么问了,我能说什么?不,我不感兴趣,主要是我不想去监狱和一堆作奸犯科的人进行冗长的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深入他们黑暗腐败的内心世界与之共情,那会让我千疮百孔的心灵变得更加沧桑。

──别开玩笑,我还想要工作,于是我只能假笑着说了:嗯,的确很值得探讨。

于是我就在这里了,被迫替我千疮百孔的心灵再添上一层阴影。

所有的访谈都一样,在进行访谈之前必须先做好功课,先瞭解要访谈的物件──这说的有些拢统,说白了就是要採访游民就得先瞭解游民、要採访法医就要先瞭解法医、要採访杀人犯,那就得先瞭解杀人犯,这之中还是有些差别,像法医是个职业,我需要瞭解这个职业,但不需要瞭解个别法医的生平。

这就是採访重罪犯不同的地方,我每採访一个重罪犯就必须重新寻找资料,瞭解他们的生平、他们犯下的罪刑、如何犯下罪刑,遇到连环杀手甚至要瞭解他们的受害者,这样我才能分析他们为什么找上这些受害者,每瞭解一个重罪犯都会让我对人性的下限再刷新一些。

眼前这个女人并非我採访的第一名杀人犯,也不是第一名连环杀手,杀害的人甚至不是最多,但却让我发自内心的感到恶寒,她看上去太一般了,像是每个人一生中总是会遇到的那个乖乖女,对人和善亲切、温柔体贴,看着她会觉得她像个天使。

但她杀了五个人,五个都是曾经觉得她和善好相处的人。

我一直记得那时候我问她:「为什么会选择认识的人下手呢?」我做过不少功课,多数连环杀手都会选择陌生人下手,因为这样比较不会有负担,更容易拋弃受害者人类的身分,杀人时更容易一些。

但她下手的对象大多是自己的患者,关係亲近。

「嗯……因为她们信任我。」她笑着说,「你走在路上,一个陌生人停车说要载你一程,你一定会有警戒心,但假如是认识的朋友就不一样了。」

那时我握着话筒的手,用力的指尖发红,手背上的青筋和手骨都浮了出来。

唐展熙,今年二十八岁,犯下五起谋杀案,因多重罪名被判两个无期徒刑,许多人说应该要判死刑的,但判了死刑有什么用?判了死刑也执行不了,在监狱里的拘禁对唐展熙来说看上去并不痛苦,该吃吃、该睡睡。

人们总是觉得杀了人的那些人都应该要被恶梦缠身、被自己的良心谴责,但那显然不包括我访问的这些重罪犯,具有反社会人格的罪犯更是如此,他们没有道德良知的问题,他们夜里总是睡得很香,待在监狱的日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