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1 / 5)

裴清殊既感到心痛,又有一丝害怕。

想想当初他刚搬来庆宁宫的时候,皇帝多宠他啊?

刚刚听皇帝说了,裴清殊才知道,原来是俪妃提醒他的。

如果当初皇帝没有稍微收敛一些的话,说不定裴清殊又要死一次了。

裴清殊自认没有六皇子那样的才华,可他不甘心走向和六皇子一样的结局。

他要好好地活着,活得比谁都长久。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他所在意的人们。

……

随着时间的推移,六皇子的死,已经不再是宫中最新鲜的话题了。

皇帝犹豫了很久,都没有下出那道废后的圣旨。不是他舍不得皇后,而是因为他留着皇后还有用。

心情极其烦闷的时候,皇帝便走到观星台上去,与公孙先生一同观星。看着广袤的天宇,皇帝心中的郁气还能稍微消散一些。

当然,更为实际,也更加重要的,是公孙越给他的建议。

皇帝思来想去,无论是他的内阁阁臣也好,还是禁军统领也罢,那些人说是他的心腹大臣,可都是些世家子弟,家族势力错综错杂,很难完全信任他们。

只有公孙越,他出自钦天监世家,家中人口简单,相对来说最为可信。

于是皇帝便把皇后毒害六皇子一案,从头到尾地说给了公孙越听。

公孙越听完之后,问了皇帝一个问题。

“当初明太医揭发皇后之时,那乾元殿中,可皆是皇上信任之人?”

见皇帝点头,公孙越又问:“那这件事情,是怎么传得人尽皆知的?”

皇帝突然心中一寒。

“你是说……是朕的身边,出了钉子?”

当时皇后一案在后宫里传得沸沸扬扬,皇帝本以为是因为他调动禁军看守明太医,被哪里的宫人看到了,这才一传十,十传百。

可是仔细想想,明太医向皇帝招供的内容,外人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这个案件,虽说证据确凿,但要仔细思考起来,漏洞还是有很多的。

第77章 平反

经过公孙越的提醒之后,皇帝越发觉得这件事情变得可疑起来。

公孙越见皇帝听进去了, 便把自己的猜测慢慢地说了出来:“如果皇后娘娘没有撒谎的话, 那事情就是这样的。臣来给皇上梳理一下吧。在太后催皇上立太子, 并且当众暗示皇上要立六皇子为太子之后, 后宫中渐渐流传起六皇子即将成为太子的消息,皇后娘娘那时就对六皇子殿下起了杀心。她先是询问了自己的心腹张太医,再是让宫女秦氏从宫外寻来了一种毒,藏在自己的寝宫里。皇后娘娘观望了一段时间,想要找一个最完美的时机下手。谁知她还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