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罗马帝国雇佣兵之王> 第301章 开办学校(下)

第301章 开办学校(下)(3 / 4)

昂贵的。欧洲目前的造纸技术,还是元朝时期传过来的,造纸的原料,也是破布、渔网等,相当于蔡伦时代的水平……

可是,破布、渔网等材料是有限的。欧洲人这个年代普遍穷,即使是破布,也会被穷人们充分利用起来。破渔网,也会补了又补,不到彻底坏了,是不会扔掉的。

因此,造纸原料,其实挺难搞的,这也造成了纸张的昂贵。要等到乾隆年间,也就是十八世纪末的时候,法国传教士,在中国偷学了新的造纸术后,并邮寄回巴黎后,欧洲人的造纸技术才会有更大突破,成本也会降低很多。

这会儿,欧洲纸张价格昂贵,100张16开的纸,价格高达1金币(折合1.14两白银)。也就是说,一张纸价格高达0.6芬尼。普通人做工,一天也才2芬尼,只够买3张多纸的……

而一本书随便都要几十张纸,厚一点的会超过100张。要是给每个孩子都发书发练习本,以及草稿纸什么的,那成本,简直高过天了……

马林想了想,最终决定——在贵族学校,每个孩子都发一本书,但不发练习本和草稿纸,而是每人发一个小黑板。老师教课,也用大黑板,用粉笔写字。黑板可以反复使用,成本低廉。唯一麻烦的是,老师要批改作业的话会很累,因为他翻阅的不是练习本,而是一块块小黑板……

至于乡下的工匠学校,马林决定让几个孩子共用一本书,也使用小黑板做作业。甚至,可以使用不消耗粉笔的沙盘……总之,怎么节省怎么来……

毕竟,乡下孩子非常多,即使使用粉笔,那也是好大一笔开销了……

岳飞能在沙地上写字,这些农奴家的孩子为什么不能?在沙盘上写字,随便找根树枝就能办到,实在方便而又低成本……

当然,这些都是无奈之下想出的办法。在未来,马林还是打算全面使用书籍的。不过,在此之前,需要解决造纸成本的问题……

马林看过不少穿越,是知道造纸技术的。造纸工艺并不难,难就难在获得纸浆。只要有了纸浆,造纸过程,随便找个造纸工匠都能轻松解决。

这个年代,欧洲人造纸,只用破布、渔网和麻皮等材料,材料难找,价格昂贵。而同时期的华夏人,则采用把竹子或者木料放在石灰池里沤烂成纸浆的办法,用时需要百天以上。

马林自然不会用以上两种办法,他知道两种现代获得纸浆的办法——一是用机器把木料磨刮成细小纤维状,然后煮成纸浆。不过,马林没有机械,自然不会采用这种办法。

另外一种,就是化学制浆了,就是把木材砍成或砸成小块后,放进密封的高压容器锅里,和烧碱或者硫酸钠(芒硝)一起猛煮,这样,就能在一两天内煮好纸浆。不像华夏用的古法,要把原料泡上一百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