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会(3 / 4)

作他喜欢的味道。

他动作越发慢了,那点心上的甜味儿,便渗入内里,连心尖上都是甜的。

王咏没抬头,察觉到朱莹的目光一直落在他身上。

良久,朱莹道:“说起来,我还不知厂臣的字呢。”

她捡了个话题。王咏似乎不是很健谈的那类人,除非她挑起话头,又正好撞在他兴头上,他才会多说几句。

“咏小字雅怀。”王咏道。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朱莹念了一句诗,这些日子她经常对着李充仪念诗词,读得多了,便记住了好些,“厂臣的名与字,都是取自李太白的诗句么?”

“是。”王咏道。

朱莹感慨极了。

这一个个人的名姓,都好有文化的样子。明明王咏算是个很大众的名儿,有了字,就显得与众不同起来。

或许是知道这字,取用了李白的诗,她又觉王咏的名字,莫名带着几分仙气,连同他这个人,都缥缈了许多。

“好字!”朱莹真心实意夸赞道。

王咏慢吞吞的喝茶,用茶盏和衣袖,挡住了微红的脸颊。

糟了,他想,他脸上好热,莫不是穿得太薄,伤了风,烧起来了?

·

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话题最终还是不经意间,转到了对朱家的处理上。

王咏赧颜道:“是咏对不住娘娘。”

听这话头,朱莹便知他为何这样说,不禁暗自庆幸,那日她足够谨慎,没在皇帝面前真拿主意。

她安慰道:“厂臣别这么说。你总不能为了我,去违背圣上的意思。”

宠臣也是有条件的,谁乐意宠爱一个老跟自己唱反调的人啊!

王咏略显紧张的神情缓和下来,他道:“多谢娘娘体谅。”

古代很重视宗族,朱莹笑了笑,没再往这上面说,转而谈起那天被皇帝召去的事:“厂臣不知,若非你与陈太监交情不错,他将扣押的信件给了我,那日突然被圣上宣召,只怕我一句话都对不上来,便要受责罚了。”

这事儿王咏听几个好友提过,知道朱莹成功从愤怒的皇帝手下全身而退,不禁微微笑起来:“娘娘聪慧,何苦这般贬低自己。”

朱莹又讲了几句当时的心情。

她还想说,本来以为皇帝就只是个好色昏君来着,没想到不涉及柳贵妃,他真的还算靠谱。

盛世明君虽谈不上,总归比她想象中的好上太多。

对于以后的命运,似乎不用太担心了。

当然,这些埋汰皇帝的话,朱莹一个字都没往外吐,倒是自己想着想着,忍不住噗嗤一笑。

她本意是分享给王咏一些有趣的事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