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问(3 / 4)

“朝中、地方上官员人等,多是由世家子弟,或者依附着世家的读书人充任。”

朱莹点头。

“不过这些年也变了不少。许多地方设了官办学堂,虽遭世家反对不耻,到底有不少人因此受益。”

“世家反对,我懂,不耻又是怎么回事?”朱莹问道。

“因……朝中有人变法,王厂臣和司礼监陈太监等人鼎力支持,排除异己,这学堂又是宦官上奏所设……”

苏纯觑着朱莹脸色:“世家都说,从那学堂里头出去的,全是宦官子弟。”

“我懂了。”朱莹说,“不过是利益被别人占了,无能狂怒,拿着宦官这种身份的人做文章而已。”

苏纯没说话。

“那既然有人因此受益,朝堂中不是世家出身的人,占了多少了?圣上怎么看他们?”朱莹问。

话题越来越危险了,苏纯刚落下的汗又开始冒。他提醒道:“娘娘,再问就过了……”

“您只要记得,圣上很重视世家即可。朝中重臣,多是世家人。”

朱莹瞅着苏纯,心说自己可算是把小孩给榨干了,便笑了笑,说道:“你等着。”

她起身进屋,开了箱子。

皇帝赏赐李充仪,皇后也没落下长庆宫其他人,也略赏了一些。

当然,这个“略”,是以李充仪收到的赏赐做比较的。

宫中的钗环饰物之类,赏了底下人,底下人也只敢戴在身上,连弄丢都没胆子,花是花不出去的。

幸好赏赐中有金银等物。

朱莹取了两盒金银锞子,塞进苏纯怀里。苏纯惊愕的站起来,问道:“娘娘……这是做什么?”

他脸色通红,有些手足无措:“娘娘,奴婢能从衙门任职,多亏娘娘抬举,些许小事,当不得娘娘赏赐啊。”

“这是什么话,这可不是赏赐,是我谢你呢。”朱莹笑了笑。

“我记得你不仅仅是识文断字吧,还颇通古事,长于书画,尤其是写意。”她道,“我看见了,别否认。”

苏纯微微低头:“娘娘过奖了。奴婢不曾上过学,只是听尚仪讲了几年书,又守着小书房,自学了一些罢了。”

“你自学成这个地步,也不容易,你才多大点,一个童子罢了,以后路还长着呢。”

朱莹按着他肩膀,强使他坐下来,悠悠道:“这些日子,我跟人闲聊,听说了司礼监的一些事情。”

“本朝宦官都是自小入宫的,从太/祖开始,便对私自阉割严查狠打,三代以后,至于绝迹。”

“是以,从内书堂学出来的人,才有机会入司礼监,想进司礼监,又得先进文书房。”

朱莹轻笑一声:“虽则规定如此,终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