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伐清1652> 第一百二十一章 马基雅维利的书

第一百二十一章 马基雅维利的书(2 / 4)

说道:“孤一看到这本书,便想到了而农。若是将来而农愿意,孤可以让而农在书院里小范围试试。”

王夫之听不懂孙可望在说什么,他只知道那书极有可能是禁书,看了便是忤逆,但是孙可望亲自来送书,他必然是不得不看的,心中一时纠结万分,脑子更是乱成一锅粥。

“摄政王,这这到底是什么书啊?”王夫之听到“君主论”三个字,嘴角微微颤抖,鼓起勇气再度问道。

毕竟,这样的书对于王夫之而言,实在是太大逆不道了。但他也不是当初那个愣头青了,在广西经历过党争,被人陷害之后,已经圆滑了不少,自然不会直接拒绝孙可望。

“火种,而农,是火种,你得护住它,让他烧起来!”孙可望脸色忽然一变,郑重其事道。

“”王夫之听罢,一时无言。

孙可望见状,又虎头蛇尾道:“总之,而农你看看吧,孤相信你,你是可以看懂的!”

说罢,孙可望微微叹了口气,随后便转身离开了,独留下王夫之一人站在那里,扭头看看书,又转回去看看孙可望离开的背影,还是没弄明白对方要干嘛!

意外得到了马基雅维利的《论李维罗马史》和《君主论》之后,孙可望是相当兴奋的,因为他有预感——这个时空里,王夫之如果没有经历过亡国之痛,或许也就只是一个普通的文人罢了,是想不出,也写不出那些突破时代的思想的。

毕竟,对于一个忠君的传统文人来说,如果他所忠的君还能让他看到一丝丝希望,那种思维的惯性,那种自我满足,自我陶醉,便很难改变!

若是如此,孙可望就必须从外界引入一些活水,激活因为数百年文字狱,千百年前便开始的一家思想专制而成为了一潭死水的思想理论领域。

当然,在将鞑子赶出关外之前,孙可望只能接受局部的,小范围的思想活跃,甚至是只能停留在科举考生对于时务的分析上,勉强保留一些火种。

至于大范围放开言论,允许自由,那就是痴人说梦,孙可望绝无可能自废武功,将好不容易集中在手的权力再放出去。

毕竟,他现在正在推行的,就是威权专制,还是战时体制的威权专制,而威权专制和所谓的思想解放,民主自由,权力制衡是不可能沾边的。因为威权政治需要的是一种宗教式的迷信来确保其合法性,这个迷信的主体,以前是皇帝,现在是孙可望,今后可能党派。

但毫无疑问,摄政王,国主,秦王,孙可望,永远都是对的,不能被质疑,也不容得任何质疑!

孙可望编户齐民,将人困在土地之上,征粮征兵,极尽压榨,需要的本来就只是唯命是从的顺民,而不是一个个有自己的思想,会思考的人。

会思考的人就会抵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