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伐清1652> 第一百章 军事内阁

第一百章 军事内阁(2 / 3)

但在此之前,他还得在军中找到第一批识字或者说经过教育,有可能识字的基层军官,让他们来探索出适合这个时代的“军官学堂”基本模式。

这不是一个可以一蹴而就的工作,但孙可望也必须开始提前布局,类似的“炮兵学堂”,“水师学堂”等等,甚至是批量生产普通战兵的“士兵学堂”,把培养高水准的军官士兵变成一条高效的流水线,便是之后的事情了。

孙可望是会点勾股定理,会点微积分,知道地球是圆的,自己在亚洲,看过孙子兵法,战争论,可会考试,大概记得和把这些系统性的科学理论写出来,然后传播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一切,还是得靠民间的学者以及和欧洲人的交流,这也就是他为什么大力邀请葡萄牙人进入国内的原因之一了——这扇交流学习的窗户,得打开才行!

“已经分出了房间作为讲学的地方,第一批军官也基本确定了。按计划,刚开始是识字,然后是军官们的战术战略自我总结,思想教育”刘体纯继续汇报道。

他其实也不明白孙可望为什么要搞这些,军官识字读书,这种事他还是第一次见。但听到孙可望说要让这些军官将战斗经验分享总结,然后用来全军传播学习,提高军队战斗力和培养下一批军官,他似乎又明白了意义所在。

“对了,刘伯,让王夫之协调一下,多动员一些书生过来教军官认字,军官若是主动去识字,两方都可以多发些奖励,你把这件事落实一下。”孙可望说完,看了一下窗外,随即起身笑道:“时间应该准备到了,咱们去看看大家都到齐了没有!”

刘体纯现在已经完全接手了王尚礼之前的工作,成了永历-大西政权的内政大臣,虽说手底下大部分都是大西军的人,但在孙可望的命令下,也都是听令行事的。

不过,今天刘体纯并不只是过来汇报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等待孙可望批复的,和孙可望以及其他六人一样,他们都是过来参加“收复广东军事计划”的最后核定的。

而在孙可望的主持下,由原本“三将军体制”扩充而来的,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李来亨,王尚礼,刘体纯,白文选,张名振八人所组成的永历-大西复合政权最高权力机构,也被朝中许多文臣酸呼呼地称为“军事内阁”!

当然,这个称呼还是十分切合的,里面的每一个阁员都是军中之人,或者曾经掌军,如今在军中仍具有不小的影响力。

这便是孙可望进一步扩大自己权力,削弱李定国,刘文秀在朝中军中影响力的阳谋了。李定国,刘文秀虽然也知道,却也无可奈何。

毕竟,李来亨,刘体纯是大顺军一系的代表;王尚礼,白文选则是孙可望的心腹,或德高望重,或战功卓著,是殿前军及其附属诸军的代表;张名振则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