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伐清1652> 第五十七章 推进

第五十七章 推进(2 / 3)

水军协助作战,壮大声威!”

“是!”谭文当即拱手称是。

“是!”袁宗第面色微微变化,也随即拱手称是。

“其余诸将,除刘将军留守后方,随时候命外,与本将军一起领兵攻打临湘。”李来亨拍案而起,大喝道:“恢复河山,重振军威,就在此时!”

在之后的一天时间里,以大顺军余部为主体的北路军迅速集结,打算趁着夜色穿过洞庭湖,然后顺流而下,直接推进到城陵矶和临湘城城下。

与此同时,随着冯双礼先行一步,领兵沿着幕阜山山麓行进,并击败了三股小规模清军之后,顺利地穿过新墙河上游的沙港河,而吴三省则领兵继续北上,径直朝着龙窖山前进。

不同于南面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岳阳城东面与江西省交界处,分布着罗霄山余脉幕阜山,龙窖山,地形崎岖复杂,因此清军也在这些地方设置了大量的障碍,希望能够延滞大西军的行动,以免通往武昌的撤退路线被轻易截断。

当然,这只是屯齐分散大西军兵力的手段,并没有要在那里真正阻击大西军的意思,他部署在前线的多是包衣,只有少量八旗甲兵督战,抵抗并不激烈,往往都是象征性地阻击一下大西军,便往北收拢而去了。

所以,冯双礼和吴三省推进的很快,相对应的,孙可望和李定国,白文选率领的主力军也进展神速,很快就推进到了新墙河南岸,马进忠也随之而来,将部队推进到了鹿角一带,策应大军左翼。

大西军左翼和主力的粮草主要通过洞庭湖水运,民夫基本上都用来扎营,修建工事和运输辎重,如此庞大的人力支持,使得大西军的行军速度远超清军的估计。

新墙河距离岳阳城不足四十里,距离清军的十三座连营不足二十里,其发源于罗霄余脉的幕阜山和龙窖山,自东向西流,和这两座山脉一起,构成了岳阳城南面的屏障。

与此同时,新墙河北岸地形平坦,十分适合骑兵作战。东面是山脉,西面是大湖,南面是天然大河,便是冬季水深也在一米以上,这个时节涉水更是九死一生,所以这里也成了屯齐预设的最理想决战地点。

而孙可望在这方面是处于劣势的,大西军急于决战,可清军并不着急,所以想让其过河,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拖下去,广西方面的窦名望,处境只会更加艰难。

不过,为了掩人耳目,屯齐还此地无银三百两地下令镇国公汉岱率领数千八旗甲兵和上万包衣兵在新墙河南岸稍微作了一番抵抗,然后烧掉了新墙河上的浮桥和渡口才撤退。

新墙河河畔,渡口周围还有许多清军新建的侯台,但是经过这一轮打击之后,已经被大西军前军猛烈的炮火直接打成了废墟。

而随着大西军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