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伐清1652> 第四十八章 最终决议

第四十八章 最终决议(2 / 3)

调河南开归总兵高第所部精兵一万入鄂,协助打通武昌至岳阳的陆路交通。

而为了减轻湖广的军事压力,增强屯齐大军的兵力优势,趁大西军主力俱在四川,湖南,广西防务空虚之时,清廷则密令尚可喜,耿继茂在牵制住了梧州的西贼之后,派兵绕道廉州,趁虚而入,打大西军一个措手不及,迫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回兵防御。

不止如此,为了尽快消灭郑成功所部大军,以防西郑联合,夜长梦多,清廷还下令金砺尽快筹备攻打海澄,金厦一事,甚至还要多调两万浙江,江南等地的绿营精兵入闽助战,后来还是因为户部已经再难拨款而作废。”

其实,有洪承畴,岳乐这样的满汉大臣在,清廷对于局势的把握,可以说是非常精准的,再加上如今占据全国,无论是人力物力财力都占有优势,清廷的军事行动,无论是进攻,防御,还是撤退,可操作空间都远比大西军要大。

这其实也是孙可望和李定国为什么要派一万精锐大军回防广西,夺取梧州,威慑广东清军的原因了!

以清廷的战略决策能力,必然不可能傻傻的只在湖南和大西军死磕,虽然四川因为秦岭天险已经无可奈何,但广西却是一个大大的缺口。这一点,不用洪承畴,岳乐等人,便是鳌拜,尚可喜等战略能力更次一等的满汉大臣都能看得出来。

所以,若是广西防务空虚,被清军钻了空子,那湖南也别想打赢了。孙可望还没有自大到认为大西军可以一两个月内击垮八旗主力,然后挥师南下,继续收复广东!

但大西军毕竟兵力有限,回师一万精锐已经是竭尽全力了,只能是暂时抵挡清军的进攻,甚至是虚张声势,将广东清军主力拖在梧州一带。

但反过来,要是像现在一样,计策被清廷识破了,对方以优势兵力纠缠在梧州,然后趁桂林,南宁等地防务空虚,绕道攻击,局势依旧堪忧。

因为大西军一万人马,搭配一万余杂牌军和乡勇,想要守住整个广西东部,南部多个要道,几乎是不可能的。若是桂林,全州失守,只有少量残兵驻守的衡阳必然难保,大西军将会在长沙被清军南北夹击。

孙可望,李定国想不到这一点吗?

可问题就是想到了没用,能战之兵就那么多,清廷这分明就是阳谋,不怕你猜不到,就怕你不回兵防御,就是仗着兵多将广,多路进攻,分散你的兵力,增加屯齐大军获胜的概率。

所以,李定国派回广西的是窦名望,就是希望麾下这个素有谋略,久经沙场的猛将可以拖延得更久一点,只要岳阳方面能早一点胜,南北不能相顾之难,必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当然了,这只是清廷的计划,至于尚可喜,耿继茂,线国安,全节等人能不能贯彻落实,是不是毫不畏惧大西军,为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