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伐清1652> 第三十四章 常德之战(一)

第三十四章 常德之战(一)(2 / 3)

实在太穷了。占据西南一隅,除了倚靠缴获,火器生产能力并不高,军队的火器装备率自然也不高,全军十几万人,不超过五个火器营。

而如今殿前军能一次性拿出几十门火炮,还是五年之内,一路积攒而来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孙可望一心要巩固广西,伺机拿下广东的原因了——短时间内,军队大规模装备先进火器,取得对清军的火器优势,还得靠广东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和澳门葡萄牙人的武器贸易。

不过,面对沈永忠这样的对手,常德之战最关键的地方已经不是破城了,而是破城之后的巷战。毕竟城内还有数百八旗兵和包衣,有他们压阵督战,这守城的三四千绿营,就基本上不可能一击而溃了。

而为了最快速度拿下常德,尽可能减少士兵的伤亡,孙可望在沅州的时候,便已经将一个营的火器部队和一个营的战兵混合在一起,组成了新编第一大营,营中将士被分成了二十人一队的作战小组,五个小组组成一个中队,以适应小规模巷战的需求。

这两营兵马,五六千人之众,经过大半个月的训练,基本上已经能够熟练地进行配合,将火器,弓弩和刀枪根据各自的特点列阵作战。

当然了,这些士兵能如此快速地完成适应性训练,并不是因为孙可望出了什么良谋,或者说他天生就是个良将的种子,一上手就能调动千军万马听令行事,而是因为这本来就是殿前军中的精锐,士气和纪律性都是五万大军中最顶尖的存在。

就和其他每一个中队长一样,作为今日攻城的核心战力,殿前军前百总,今新编第一大营第一大队,第三中队的中队长陆长川,正抓紧时间,给手下的小队长和将士传达攻入城中之后的作战要点。

“我们中队的任务是扫清西门南侧的街道,防止清军趁乱逃跑,同时还要策应攻入城中心的第二大队行动。

一会等大炮轰塌城墙之后,我们就跟在第一中队的后面冲进去,大家记住了,冲进去之后,跟着各个小队长,往右手边行动,谁要是还分不清左右手的,军法处置!

然后,所有人都要以小队为作战单位,不准单独行动,每个小队的副队长要时刻注意,以西门城楼为参考,不要冲得太远了。如果需要支援,就吹军号警报”

大西军根据早先探得的情报和城内逃出的士绅主动献上的地图,已经制定出了详细的作战计划,每一支部队负责的区域,机动部队的行动方向,也已经完全部署了下去。

当然了,虽然胜券在握,但是孙可望仍旧采取了围三缺一的原则,也根本没有要堵杀沈永忠的意思。

毕竟,这样的饭桶跑回去继续领兵,祸害清军,远比在这里被杀要有价值得多!

“大家务必要记住,一切按计划行事,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