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伐清1652> 第二十三章 会议

第二十三章 会议(3 / 4)

抗清的惨痛经历,所以根本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这些曾经叱诧风云的英雄们,就不能相信自己,如此大好的局势,就不能答应出兵。

明明,自己没有说谎,也没有说错话啊,他们为什么就是不信呢?

难道,国恨家仇之下,不应该宽宏大量一些,不计前嫌,再次携手吗?

从这里就能看出,孙征淇确实是太年轻,他只知道书本之上,美化之后的历史,只知道精忠报国,却不知道每一段历史的背后,都有阴暗的一面,更不知道大顺军联明抗清之后,到底经历了什么!

几十万军民打成了几万,还得遭受猜疑,排挤,骂名如果是为了抗清,这也就算了,可看着自己的兄弟,亲人,因为南明小朝廷的内斗,补给不足,友军出卖,一个接着一个倒下,清军却越来越强,谁又能不心寒呢?

李来亨难道不心寒吗?人生的前二十年在反明,后二十年在抗清,他的父辈,他的亲人兄弟,甚至可以说,他的皇位,都是被清廷夺走的,一辈子都在苦苦斗争,明清对他来说都是大仇!

可是,他的心中还装着百姓,还装着国,相比起腐烂到根的明朝廷,他更恨残暴无度的清廷,所以根本就不是什么所谓的宽宏大量,不计前嫌,而是满清的残暴让他这个闯王的后代,根本没得选!

但是,其他人,刘体纯,袁宗第,郝摇旗,这些原本大顺军的中高层将领,这些“潼关之战”便已经实际上分裂出去的大顺西路军,却不是那么想的。

且不说他们与南明小朝廷的矛盾隔阂,对南明小朝廷已经极度不信任,便是在李过手下一路成长起来的李来亨,他们其实也还没有那么服气。

毕竟,李来亨是几个月前刚刚到的,大家相互间还不够了解,而且论起辈分,李来亨其实还是小辈呢!

别说李来亨了,便是六年前,荆州战役忠贞营各部战败后,李过、高一功等部退入巴东一带休整的时候,袁宗第,郝摇旗等人就没有采取一致行动,而是留在湘西山区或者是南下广西。

所以说,连李过,高一功的指挥都不听的几人,又怎么会对初来乍到的李来亨言听计从呢?若是这次出兵,岂不是今后就得归李来亨指挥了?

更何况,如今大顺军面临的困境是实打实的,对所谓友军的不信任也是实打实的,想要合作,哪里有那么简单?

这便是孙可望到了这个时代之后,没有留在贵阳安安稳稳地适应国主生活,而是东奔西走的原因了。

现在他铁了心要抗清了,可是李定国不信他,刘文秀不信他,李来亨虽然也不是很信,但是还愿意一试,可刘体纯,袁宗第,郝摇旗等人呢?却是根本不信啊!

所以说,南明不是没有机会,大西,大顺也不是没有机会,只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