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回到明末做枭雄> 第六章河边‘钓鱼!’

第六章河边‘钓鱼!’(2 / 4)

是人祸。

榆林镇往北,就是大名鼎鼎的毛乌素大沙漠,东西六百里、南北四百里范围内,植被稀少、黄沙遍地,狂风一起、天昏地暗。

更可怕的是,因为种种原因,沙漠不断向四周扩张,吞噬了大量的军垦良田,再加上最近几年,天气寒冷、降雨极少,以至于粮食产量不断降低,连正常年份的三分之二都没有,严重影响了军户们的生活。

毛乌素沙漠,被称作榆林镇三害之一!

天灾固然可怕,但与人祸相比,那就不算什么了。

大明立国以后,在全国各地设立卫所,并划拨了足够的土地,让军户们一边种地、自给自足,一边操练武艺、保卫家国,可谓是两全其美。

明太祖-朱元璋就曾经夸口道:‘朕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可是‘仁宣盛世’之后,大明朝的吏治越来越腐败,高层军官们勾结土豪、奸商,不断的侵吞军田、奴役军户,以至于军户们苦不堪言,纷纷逃亡。

就以榆林镇来说,军户逃亡者将近四成左右。

而榆林镇的情况,竟然还不是最糟糕的,内地很多地方、军户逃亡普遍在七八成左右,甚至出现过一个千户所集体逃亡,就剩下一名千户、一名副千户的情况。

‘唉,乡亲们的日子太苦了,看来得想想办法,改善一下大家的生活水平才行。’秦锋本想着照顾好晋玉娘就可以了,现在嘛,得把这个范围扩大一些了。

感叹过后,出了七杀堡北门,前行二里左右,眼前出现一条河流——白沙河。

……

白沙河,东西绵延数十里,河面有三四丈宽,水流量颇为充沛,是黄河中游的若干分支之一。

可是今年入夏以来,天气酷热、降雨极少,以至于白沙河的水量骤减,河面缩窄了一大半;河道两侧田地中种植着粟米,因为水位太低,难以引水灌溉,一株株都半死不活的,减产已成必然之事了。

当然了,秦锋今天不是来考察水利的,而是来‘钓鱼’的。

赤手空拳,连鱼竿都没有一根,又如何钓鱼呢?

简单,自己做就是了。

白沙河两岸有不少白杨树,折了一根笔直的树杈、略加修整就是鱼竿了,从怀中掏出一根细麻绳做鱼线,一根弯好的绣花针做鱼钩,一小节木棍做浮漂,再从湿地中挖一条蚯蚓做鱼饵……在左臂带伤的情况下,秦锋仅用一只右手,依旧把这些事做的很好。

“嗖……啪!”

做为一名特种兵,野外生存是必修课,钓鱼更是小儿科。

不到一袋烟的功夫,秦锋就钓上来一条鲫鱼,一巴掌长,不到半斤重,炖着吃小了点,熬汤还是可以的。

天气炎热,鱼如果随意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