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大唐极品闲人> 第606章 火器

第606章 火器(2 / 11)

面,无疑是杜睿最为器重的一个。

三人入了营,跟随杜耀祖到了演武场,此时火枪队还在操练着,巨大的演武场上,三千火枪手分成三列,没列千人,手中拿着燧发枪,正在每一队的队官指挥下,操演着阵法。

薛仁贵见了,不禁暗暗皱眉,对杜睿言道:“兄长!这阵势,正面防御是否太单薄了些,若是地方重兵突击正面的话,怕是一触即溃啊!”

杜睿还没说话,杜耀祖就替杜睿解释了:“姑老爷可不要小看这阵法,这可是大帅亲自指点过的,姑老爷不要看着军士们这样一字排开,正面防御薄弱,可要是对方敢以重兵正面突击的话,保证要他有来无回!”

杜耀祖所说的阵法其实倒也没什么玄妙的,不过就是三段击战术而已,这种战术在历史上是十六世纪所出现的一种火绳枪战术,在当时火枪无法连续射击的情况下,这种战术弥补了火枪射击速度慢的缺点。在明朝和日本战国年间都出现过三段击的记载,这种射击方法在连发火器未发明时是一种快速持续有效的射击方法。

根据《明史》记载,明朝初期平定南方的将领沐英首先在使用火器对付叛军大象等野兽兵种时,有感于火药装填速度太慢,而改进的一种战术射击方式。

具体是由三人为一个小组,先由最前面的火枪手射击,然后退至队伍后方专心装填弹药,由第二名士兵上前开火。三人交替装弹、开火,使原本射击一次需要一分钟甚至更久的火绳枪效率提升三倍,近似于欧洲的半回旋战术。

日本战国时期,长篠合战中,织田信长的铁炮队以三段击的方法,击败了武田胜赖的骑兵也是其中一例。他首先安排三千名火枪手在阵前安置防马栅,然后安排士兵三个人一组,让其中射击精度最高的士兵充当射手,其余两个则负责枪弹和火绳的装配工作。

在射手射击之后,由第二名士兵接过火枪并从前端装入火药,捣实之后装入枪弹。第三名士兵同时从后方调整火绳的位置,将扳机移至原位,然后把火枪递给射手,从而实现不间断射击。

另外,也有大久保忠世率领小队火枪兵,在滨松围城战中骚扰武田军的说法。将军队分为四支,每喊一次口令,其中一队就一齐开火,然后装弹,从而造成己方有大量火枪兵的假象。

当时火绳枪虽然比弓弩威力大,但是火枪射击完后要经过放入火药,放入铅丸,从枪管下抽出通条,捣实铅丸和火药,在点燃火绳瞄准敌人,射击完后偶尔要清理枪孔,所以放一枪大约要一分钟,而射击完后的间隔近距离作战的敌人就会冲锋,尤其是骑兵,而火枪队会受到很大的损失。

所以西方国家就想出了一种战法,火枪队先分三排,第一排.射击完后第二排.射击,第二排.射击时则第排和第三排交换位置,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