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大唐极品闲人> 第588章 大唐武装

第588章 大唐武装(2 / 10)

数宋朝,宋朝的经济是繁荣发达,从后世出海的南海一号看,可见当时宋朝的对外贸易是何等发达。

但为什么宋朝从一开始就是积贫积弱,处处受到异族的入侵,割地赔款,最后北宋的两个皇帝被金朝俘虏,北宋就在金朝的铁蹄中走向了灭亡。这恐怕是赵匡胤开始没有想到的,宋朝为什么这么不经打,是宋朝缺乏武将还是宋朝国力不强大。

非也。

宋朝在当时是非常强大的,而且经济在全球也属于一流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宋朝的中国老百姓生活的比较舒服,他们充分享受到了农业经济带来的富裕和文明,且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个时候中国的封建社会走向了最高端。

宋朝的对外软弱和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有极大的关系。宋朝的开国富有戏剧性,仅花了两天的功夫,时任后周禁军点检的赵匡胤率领大军北上抗击传说中的入侵辽军,行至离首都开封不远的陈桥驿住宿。第二天黎明军队忽然哗变,众将士强烈要求赵匡胤登基,并将一袭黄袍披在了他的身上,随后大军浩浩荡荡返回京城,兵不血刃取得了政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故事。

当然,这是一幕精心策划的喜剧,否则仓促之间军中哪里找来的黄袍?

当时守卫京城的将领是赵匡胤的部下和老友,禁军的第二、三号人物石守信、王审琦,他们“皆素归心匡胤者”,里应外合,掌握了全部的军队,夺得天下当然是易如反掌。

自从赵匡胤当上了皇帝,他制定的国策就是“重文轻武”,这一条就像后世中国的宪法一样,社会主义是根本路线,谁也不能动摇。

岳飞的死,莫须有,死就死在他不识时务。确实,他带兵有方,打得金兵屁滚尿流。百姓高兴,但这违背了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一旦岳飞挥师京城,再来个“陈桥兵变”。任何危难的时候,统治阶级往往先想到了自己,宁肯割地赔款,苟延残喘,绝对不允许武将坐大。在这一条治国之本的指导下,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死了一代忠臣岳飞,成为一个历史冤案。百姓永远是对的,宋朝灭亡后,秦桧夫妇被筑成铁像永生永世跪在岳飞墓前。

包括宋朝初期的杨家将,杨业父子的故事,都是血腥的悲剧。一个奸贼,潘仁美将杨家推上了绞刑架上。这里潘仁美和秦桧都是文人,而且比较有才华,秦桧写的一手好字。

也就是说,宋朝重视文人,而不重视武将。这是一个治国的根本思路。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喜剧并非原创,原创者恰恰就是后周的创建者郭威。就在陈桥兵变的9年前,时任后汉枢密使的郭威也在率军抵抗辽军的过程中回师京城,登基称帝。

自晚唐以来,中国陷入了一个大分裂的时代,军阀混战不休,后晋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