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大唐极品闲人> 第362章 耿臣

第362章 耿臣(3 / 6)

遭到了褚遂良的坚决反对,但是太宗强硬的态度却使褚遂良感到恐惧,他没有再坚持,并跟随唐太宗远征辽东,但是后来事态的发展,证实了褚遂良的话是对的。

贞观十八年,作为黄门侍郎的褚遂良开始参预朝政。随后,他被太宗派往全国各地,巡察四方,直接可以黜涉官吏。正在此时,他父亲褚亮死了,他不得不暂时辞去黄门侍郎之职。

其后房玄龄病故,经由杜睿的推荐,褚遂良才被起复,一跃成为了尚书令,或许褚遂良的政治敏锐度,照比杜睿要差很多,但是褚遂良的为人,他的耿直,确实杜睿都要自叹不如的,这样一个人担任宰相的职位,可以起到规劝君主,统驭百官的职司。

在原本的历史上,当太宗在病重,弥留之际,将长孙无忌与褚遂良召入卧室,对二人说:“卿等忠烈,简在朕心。昔汉武寄霍光,刘备托诸葛,朕之后事,一以委卿。太子仁孝,卿之所悉,必须尽诚辅佐,永保宗社。”

他又对当时任太子的李治说:“无忌、遂良在,国家之事,汝无忧矣。”

于是命令褚遂良起草诏书。

八年后,被黜的褚遂良写给高宗的信中曾提到:“当受遗诏,独臣与无忌二人在,陛下方草土号恸,臣即奏请即位大行柩前。当时陛下手抱臣颈,臣及无忌请即还京,发于大告,内外宁谧。”事实也确是如此,高宗登上皇位,褚遂良功莫大焉!

贞观二十三年阴历六月,李治继皇帝位,年仅二十一岁。高宗即位后,就封褚遂良为河南县公,次年,又升为河南郡公。

但是在实际上,李治可能并不喜欢褚遂良这位托孤大臣,所以后来借故把他贬为同州刺史,可三年后,高宗又把他召回身边,征拜为吏部尚书,同时监修国史,加光禄大夫,又兼为太子宾客。随后又升为尚书右仆射,执掌朝政大权。

在高宗统治初期,李治刻意效仿太宗的所做所为,褚遂良他们确实取得了一些可观的成就。但是,不久,他和胆小懦弱的高宗皇帝一起,正面对着一个更为强大、机敏和肆无忌惮的对手武媚娘,在这场权力斗争中,他们都成了失败者。

在公元640年,只有十几岁的武媚娘进入后宫,成为太宗的“才人”。她的美貌与才情不仅得到了年老的太宗的喜爱,似乎在同时也得到了年轻的太子的爱情。太宗死后,公元654年左右,曾经一度削发为尼的武媚娘成为李治的妃嫔,并被封为“昭仪”,得到高宗的宠信,也得到一些大臣的支持。

在是否立武昭仪为皇后的斗争中,褚遂良与另一位元老重臣长孙无忌强烈反对任何废黜王皇后的企图。

根据新、旧《唐书?褚遂良传》的记载,高宗召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绩、尚书左仆射于志宁以及褚遂良进官商议废后立后之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