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明威宁侯> 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起风波

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起风波(3 / 4)

奏疏内容鼓动人心,才读了两段,跟着来的那些太子党们就喝彩一声,到最后已经已经是彩声如雷,比那戏园子还要热闹。太子党纷纷摩拳擦掌,最近被赵王的锦衣卫搞得人心惶惶,他们早憋了一肚子气,陈远也恰好成了他们的出气点。

就算汉王党,也有乐见其成的,特别是刘观,暗暗指挥人火上浇油。

但太子党杨士奇、蹇义却闭门养神,仿佛什么都没听到。

“山间一农夫,都能指点朝堂,陛下任性而为,陛下还要我们这些老臣做什么,因为陈远,我们几个尚书都被罢了官,陈远不除,我等愿意解甲归田。”

纷纷附和的话让郭琎心中更加笃定,他把手中展开的奏折合上,朗声说道:“此奏疏一上,郭某便不顾惜此身,叩拜承天门,只为天下人讨一个公道,只为我大明江山去一个祸害!!”

顿时喝彩声又是一片,大家都看到内阁各个大人,六部的尚书侍郎以及各衙门的头脑都在边上,又有各位同仁,此时可是扬名的最好时机。

“郭侍郎,此等大义之事怎可让你一人独美,小弟也愿在奏疏上附名!”

“此身不足惜,只求全忠义小弟也愿意。”

更有人在那里大声吟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场面一时间慷慨激烈,那控制不住情绪的,都是热泪盈眶。

时间差不多了,百官陆续进入了奉天殿。

“圣上驾到。”

随着小宦官王振拉长了声音的通传,百官直了身体,整理衣冠,眼神紧盯着门口,朱棣缓缓走入,在他后面,不是往常的太子,而是汉王,汉王趾高气扬,后面跟着的是赵王和朱瞻基。

永乐皇帝的眼圈有些黑,这疲惫之色似乎比昨日更重,大家都是过来人心中明白,老皇帝的精力越来越不如从前了。

蹇义出列行礼后陈奏道:“陛下,迁都的事宜有序进行,但新都如何,未尝可知,而且路途千里,是否妥当,请示陛下,是否遣皇子先行探路。”

朱棣点点头:“蹇爱卿顾虑的对,应该派人前往。”

“父王,这事就交给儿臣吧,儿臣愿替父皇扫除一切障碍。”朱棣话音刚落,赵王就道。

朱棣微笑,刚要同意,杨士奇忙道:“陛下,赵王指挥锦衣卫,负责陛下的安全,不可轻易离开。新都入住,当以明日的天子探寻,依礼制,应该派遣太子前往。”

“陛下有三千营,神机营,何须锦衣卫,陛下,臣以为,太子身体虚弱,不宜奔波,当留守南京,赵王前往顺天合适。”大学士刘观反驳。

“陛下,臣以为,应该派遣太子。”黄淮立即提出观点。

这是事关太子之争。

“应该派遣赵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