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明威宁侯> 第二百二三章 决定迁都

第二百二三章 决定迁都(2 / 3)

“是,侄女以为,迁都毕竟大事,弄不好就动摇国家根本,杨伯父等人,哪怕在皇上天威之下,犹不退缩,忠心耿耿,坚持心中大道,这是忠臣,不计一己利害,可敬。”

听她的意思,还有后话?夏元吉催促道:“说下去。”

蹇怡璇窥着他的脸色,应道:“是,可他们只守自己的道,不顾天下的道。只顾眼前的道,不顾长远的利益,这是不智的。”

夏元吉神色一动,问道:“怎么讲?”

蹇怡璇认认真真道:“迁都,有几大利处,是大家能看得到的,其一,我们的威胁主要在北方鞑靼和瓦剌,这几年,北方犯边,八百里加急到达南京,往往都是过了一个月,政令不同,朝廷命令不能及时下达,后果不堪设想。而且军事重兵都在南京,要前往北方驰援,也是极其花费民力和军资,从长远看,以顺天为京,是利于消灭北方威胁的。”

“其二,天子戍边的气势以及皇宫和先帝陵寝俱在前线的事实,使朝廷上下在面对危机时更有抵抗的决心,不像宋的赵构,只会南逃。”

“其三,南方歌舞升平,书生气太重,只知享受而不知进取,自古没有一个南方王朝能过长久的。”

“其四,南方官员错综复杂,形成一党,已经招了皇上的大忌。当今皇上强势,还可抗衡,如果换做后代帝王唯唯诺诺,岂不是被大臣要挟,这是陛下不愿意看到的事。因此,侄女以为,陛下迁都的决心,金石都不能撼动。”

夏元吉久久的震撼,蹇怡璇说的,他一句也不能反驳,因为句句是事实。

“你是想让老夫上书迁都?”

“是的,陛下已经铺好了路,伯父不上书,汉王和赵王的人如果领会到这个意图,也会上书的。伯父上书,这是营救同僚们,保护太子的最有效手段。”

夏元吉思索良久,幽幽一叹。他挺起胸膛,又恢复了往曰的威严,清咳一声,断然喝道:“来人,取老夫的笏板来,备轿进宫上朝!”

玉阶丹陛,黄瓦朱檐,双龙蟠着汉白玉的石柱,巍巍的龙凤纹雕石牌楼显出威武庄严的帝阙。百官还在上朝,不过被抓了太多,朝堂上一个人都不敢说话,有的大臣称病,上不上朝没有什么区别。

金水桥上,夏元吉宽袍大袖,手捧着玉笏,昂然而上。目不斜视直入宫阙。

金銮殿上,面对着一张空空的龙椅,百官百无聊赖的立着,等待着朱棣升朝。

曰上三竿,沉默等待的百官已经疲惫不堪,队列已不再整齐,不少人悄悄地更换着双腿站立的姿势,缓解着疼痛的脚跟,悄悄的打瞌睡。

看到夏元吉进来,大家抖了抖精神。刘观蔑视的一笑,太子党垂头丧气,汉王当则趾高气扬。

夏元吉沉得住气,不理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