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明威宁侯> 第一百九八章 耿采若顶撞朱棣

第一百九八章 耿采若顶撞朱棣(2 / 3)

杀?”

“都该杀,不听从陛下的都是反贼,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陛下只管杀就行了,杀个干干净净,再也没有谁会反抗陛下。”

“你——”朱棣一巴掌狠狠拍在桌子上,“你大胆。”

耿采若毫不畏惧,与之对视。

朱棣气得浑身颤抖,杀气腾腾,手举在半空,想要把眼前顶撞的小宫女送去教坊司。可是最后忍住了,深吸一口气:“你知道什么?国家大事,这些逆民,如果不杀,不但有损大明国威,而且,以后大家都效仿起事,最后都安然无事,我大明岂不是永无宁日。”

其实,朱棣降旨招安,只是为了减少官军牺牲,对于那些叛贼,原本就不会放过。招安以后,对付他们的手段多的是。

“我不知道国家大事,我只知道,靖难的时候,山东是首要战场,战火连天,十室九空,百姓衣不蔽体。汉王到了山东,没有体恤民情,反而横征暴敛,赋税从来没有少过,百姓不造反也是死,造反也是死,谁会等死呢。”

朱棣怔住,脸色一阵紫一阵白,手僵在半空。

他很愤怒,几乎没有帝王能够面对别人对自己如此直白的指责,耿采若说的是汉王,其实痛斥的是朱棣。对于山东,朱棣默认汉王的暴行,一是纵容,二是为了营建顺天府,对山东加大税收和取材,三是记恨当年靖难的时候,在山东被铁旋欺骗,差点命丧当场。

所以,铁旋该死,山东的百姓都该死。

“该死,都该死。”朱棣大手再挥,眼前的桌子也被掀翻在地。

耿采若却没有后退一步。

太子宫中,太子得到汉王要进京由自己做主的消息,急忙召集儿子和杨士奇、黄淮、夏原吉商量。

朱瞻基和大学士自然十分反对,既然是太子做主,那就不要答应。

朱高炽一张苦瓜脸,坐在椅子上,皱眉道:“可父皇的意思,是祥让二弟进京的。”

“不成,汉王进京,定然朝野震动,陛下一直有易储的心思,汉王,野心勃勃,让他在南京,让那些首尾两端的人又会摇摆不定。引起朝中腥风血雨,陛下怎么会做这样的——”夏原吉想说陛下糊涂,话到嘴边,忍住了。

杨士奇一直没有说话,朱高炽询问:“东里,你的意思呢?”

杨士奇拱拱手:“殿下,臣以为,汉王,得进京。”

夏元吉焦急:“东里,你——”

“维喆,不要慌,且听我说。你说的这些情况,陛下也不会想不到,可是,汉王在山东,我听闻民不聊生,百姓易子而时,我看得出来,陛下对当年铁铉一事耿耿于怀,迁怒山东民众,汉王投其所好,所以陛下也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了山东百姓,汉王也不能留在山东了。太子以仁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