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明威宁侯> 第六十二章 文斗瓦剌

第六十二章 文斗瓦剌(2 / 3)

。马哈木等脱身逃走,于是明军班师。

永乐十三年春,马哈木等人上贡马匹珠宝谢罪,言辞非常恭顺。朱棣考虑到北方也不能让鞑靼一个人强大,留着瓦剌制衡,就说:“我们不要和瓦剌人一般见识。”所以接受了他们所献之物,让他们的使者去馆驿歇息,不再追究。

永乐十四年,瓦剌与阿鲁台(属于东蒙古)大战,马哈木败走。过了不久,马哈木就死了。朱棣乘机派海童慰劳太平、把秃孛罗,而马哈木的儿子脱欢,则亲率使臣到了南京,请求朱棣册封,希望能够承袭父亲的爵位。

蹇怡璇缓缓出来,风华绝代,扬眉道:“我朝历代栋梁,皆是饱学之士,琴棋书画,治国方略,样样精通。我虽女子,亦不敢小觑我大明才子,劝你回去,多习我中原文化,少些暴戾之气。”

“好。”在场的人纷纷叫好。

脱欢等人仍是轻视的意思。

李骐铿锵有力的道:“你等看好了。”

随即铺纸作画,洋洋洒洒,栩栩如生,人们纷纷惊叹其妙笔丹青。

蹇怡璇沉吟一会儿,缓缓吟道:“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难将心事和人说,说与青天明月知。”

这些描写情景交融,梨花、轻风、小鸟、青天、明月,无不透露出主人公的思绪漫漫,心事缠绵,孤独无助,安静中显出几分凉意,孤寂中又有几分忧思。斜髻美人,更显得那么娇柔纤弱、楚楚动人,不禁让人生出我见犹怜之情。

一时才子争先恐后表达对蹇怡璇才气的钦佩,愿做“知心人。”

女子尚且才思泉涌,何不能显示大明文风张扬。

于谦也不甘示弱,上前不假思索,郎朗吟诵:“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这是于谦的志向,他一生都是这么做的。

众人动容。

于谦慨然道:“众兄台,我等饱学孔孟,当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我有几言,当与众人讨论,也愿说与我大明陛下。”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想要国家安定,当劝课农桑,停止征伐,百姓修生养息。下西洋,劳民伤财,好大喜功,实属不必要,应当废止。”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陛下一国之君,不能靠自己的喜好决断,应该广开言路,多与学士讨论,集众只所长,方能保境安民。”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当以陛下为先,提倡节俭,上行下效,积民财富,民富则国强。”

“————”

于谦说的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