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其他小说>好友> 第265章

第265章(1 / 2)

六如比丘尼说:“譬如郡王站立一日后,在檐下跪坐,初坐时身体舒适,不觉是苦,久坐则双腿微麻,于是知道坐亦是苦。”

除却修行佛法外,世间没有真乐。

荀靖之说:“我不想修行佛法……法师得到真乐了吗?可能告知我得到真乐时的感受。”

六如比丘尼说:“我未得真乐。”

荀靖之看着竹帘上六如比丘尼的影子,那是一个沉静的影子。荀靖之觉得自己有些发烧,浑身一阵冷一阵热,冷比热多。他看着六如比丘尼映在竹帘上的影子,忽然有种不真实的感受。

什么是“真”?影只是影,他能抓住的似乎是六如比丘尼的声音。六如比丘尼的声音如同一道甘霖,那不是他所需要的水源,但是可以稍稍缓解他心中的干渴。他轻声说:“是吗……您也没有得到过真乐吗?”

六如比丘尼回答他:“郡王,佛法不在得,在悟。以为‘我’能得真乐,是以为‘我’胜过众人,以为‘我’与众人不同,此时恰恰是执着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之时。郡王,因此我并无所得。”

荀靖之意味不明地笑了一下,无所得。他问六如比丘尼:“法师开心吗?”

六如比丘尼说:“唯求安心。”

漏。烦恼。不得解脱。

不得解脱,不、得、解、脱,他有多久没有过安心的感受了。如果不向空门寻求解脱,他可还会有安心的感受吗。

如果苦还能忍受,那便是苦。不能忍受时,人会想寻求解脱,向空门销去一切烦恼,那苦也就消失了。他最深的苦与执念有关,他执着地怀念一位故人,当他不再怀念时,不,他觉得自己尚能忍受,他不允许自己忘记。

荀靖之感受着自己的身体的酸软和疼痛,这具报身为病痛缠绕……贪、嗔、痴被称为正三毒,他想起一个日本国故事,清姬化生的大蛇因正三毒在大火中燃烧,他坐在佛堂前,报身却像清姬化生的大蛇一般痛苦,如遭烈焰焚烧,如被冰水泼身。

四周的空气因一场雨水而变得清新湿润。檐下的佛铃发出轻响。通觉寺的比丘尼们早已结束了诵经,寺中只剩下了木鱼声,一下一下,敲得缓慢,从通觉寺深处传来。

是该放下了吗,他累了,不得安眠。

笃、笃、笃、笃……

木鱼声从月光下传来,一下一下像是落在了荀靖之的骨节上,一下、一下,木鱼声叩问他这具身体中的魂魄。他坦诚地对六如比丘尼说:“法师,我有贪嗔痴,放不下执念。”

他以为六如比丘尼会开解他,劝他修习佛经。然而,六如比丘尼说:“郡王,我也有,人人皆有。这是有漏世间。”

荀靖之问:“法师也有贪嗔痴吗?”

“有。佛门修行有六波罗蜜多,又译作六度、六‘到彼岸’,乃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