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节(1 / 5)

“还没有,他要的熟铁得另烧。”伍十九指着院中的炉子道:“已经配好煤炭和木炭,放进去烧了,我同他说好,明日午后来取。” 方如逸点了点头:“这样也好,我就不必另外找时间邀他。” 她在坊中四处看了看,见没什么要紧事,便和余照回到家中。 一进院,余照就唤来毛大树,交代他去查一查杜迁在家中排行老几。毛大树手底下的人颇为得力,入夜没多久,便把杜家的事问得清清楚楚。 “庶子?”方如逸从铜镜里望着余照,满脸惊讶。“我说怎么他都二十七了,还没进京科考,一直在山南住着,原来是庶子。” 余照替她摘下珠钗,有些不解:“姑娘,庶子怎么了?” “我听说,不少大户人家中,嫡庶是有别的。”方如逸拿起梳子慢慢顺着长发。“嫡子登科入朝局,庶子不可考春闱,只能帮着家中打理外头的产业,某个营生罢了。想来杜家也是如此家风。” 余照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那看来杜公子这辈子是不可能中进士了,怪不得一直在书院里苦读,许是将来要做夫子罢。” “多半是了,不过,他的家世实在不错,就算以后在京中住着,只做寻常夫子,也没有人敢刻薄了他去。否则,岂不是在打杜侍郎的脸?” 说到这里,方如逸脑中闪过一念。 这几年,她一直在找一位合适的夫君,要有高门家世做依仗,又不能干涉自己的计划,最好还得是个靠得住,为人稳重,心神清明的人。 她也去过不少花宴,把京中还未婚配的公子们认了个七七八八,可他们中大多都是庸碌,就算几个瞧着还不错的,可不是门第不够,就是家风颇严,绝不肯娶抛头露面的女子为妻。 算来算去,竟是一位也寻不出来。 如今来了个杜迁,真是处处合恰,只是不知他心思几何,会不会低看做生意的女子一眼。 一念生出,方如逸忍不住想起江与辰,眉间添了几分苦涩。 想来世事总是捉弄,心仪的人只能做知交,自己的婚事终究还是得处处算计。 “姑娘,在想什么?”余照问道。 方如逸摇摇头,坐到床边:“没什么,对了,江国舅可有信来?” “还没有,姑娘放心吧,江国舅武艺高强,人又聪慧,山南是他常去的地界,谁敢欺负了他去!” “这话倒也不错。”方如逸的目光遥遥望远,心头掠过一幕幕两人从前在山南的经历。“他,他向来是个不会被人欺负的。” 余照放下帘帐:“姑娘睡罢?明日还要见杜公子,早些休息的好。” 方如逸躺下,心中有些绕来绕去的愁绪,幸亏喝了一碗安神茶,不多时便入睡了。 次日起来,没过午时,她又来到私铁坊,坐在前厅等着杜迁。 杜迁到得比原定的时间要早,进门瞧见她也在,眉梢一动,拱手笑道:“没想到方姑娘对这间铁坊颇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