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1 / 2)

“来了十三中我渐渐发现,不是这个道理。” “三分靠努力,七分靠运气,考得好不如生得好。亡了命去努力的那些人,也许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到头来,还够不到别人的起跑线。” 李植跟文字打交道了半辈子,轻而易举跳过青春期少女感叹命运不公的表象,直捣主旨。 “你已经跟他们同在一所学校,共享平等的教育资源,还有什么是不公的呢?” 苏星落答:“资源从来不是均等分配。社会总是营造出一种同一起跑线,谁努力谁就跑得远的假象,其实资源啊,信息啊,关系啊,从来都是不透明的。学校就是一个凝练的社会,在人头聚集,升学竞争又激烈的小空间里,尤其明显。” 李植很清楚十三中的生源,他们中的很多来自精英阶层,这个阶层追求的,从来不是预备起,大家一起跑。 苏星落的话为他亮了一盏灯,将故事着眼于校长对养女的态度,格局是否太小?再怎么埋头深挖,也只不过一个家长里短的故事会。 放大视角就会发现,这后面还有太多广阔的空间可以挖掘。 只是真相藏在一个个名额、奖项,光鲜的简历,和精英阶层的觥筹交错背后,又有多少人敢去碰呢? 此刻他已经完全没有把面前坐着的女孩看成需要人可怜的未成年少女了—— 她是有来意的,而他负责听。 “比如呢?”他轻啜了一口面前的冰美式,问道。 “逛逛十三中的荣誉墙,任何一座奖杯,都有故事。”苏星落捧着牛奶答。 谁说不是呢?缺的永远不是故事,而是勇气,或者别的什么东西…… “给我一个,随便一个。”李植不舍地问,他缺乏一个刺激,再一点点就能激起他的决心。 苏星落想了想,“您听说过近期要举办的全国高中生建模大赛吗?” 李植脑子飞速运转,似乎有印象,但又很模糊。 这年头,类似的专业比赛越来越早地侵入校园,什么小学生参加论文比赛,中学生参加南极科考,卷得不成样子。 发掘天才,挖掘孩子的潜能,本是好事,但让特权阶级利用,成为镀金的工具,就脏了。 他笑了笑:“建模?这么厉害啊,你们学校有哪些人参加?” 苏星落说了三个名字:“杨婧妤,刘跃麟,陆凯。” 这三个人李植都知道,杨婧妤自不用说,刘跃麟的爸爸在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任职,而填补简律的陆凯成绩平平,但爸爸据说是某局的领导,妈妈在大学任职。 李植人脉广,常跟教育频道,他们的父母他都直接或间接接触过。 “我只知道这么多了,这三个名字够吗?”苏星落问。 李植沉吟半晌,眼眸忽地一亮:“够,够。我回头一定好好了解了解这个比赛。” 第19章 菟丝子遭反噬 自从学习小组正式组建,十三中的学习气氛就燃了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