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1 / 2)

用粮本或粮票购买。 职工是按工种和岗位确定的,数量各不相同,粗粮、细粮是统一按比例供应。 标准很复杂,分的也特别细。 定量一般是从小孩子出生时起步,随着年龄的增长,粮食定量也逐年增加。 成人没正式工作的,以前的标准一律28斤。 这几年困难,给调到21斤了。 临时工是凭单位的介绍信,经粮食局批准,分轻重体力劳动工种,按月增加。 而食油不分岁数大小、也不管工种和工作,人人都是二两(最多时是半斤)。 时逢国庆、元旦和大年,还额外再增供一些白面、大米。 也还增加一点儿素油的数量,时多时少,不固定。 江平安摇头道:“还没公布呢,按惯例,应该是明后两天。” “既然现在还没信儿,应该是按惯例了。”刘岚微笑道。 正说着话,去上了厕所回来的何雨柱掀帘进来。 “哟,江平安,刚听一大爷说你自行车票要到了?”何雨柱扬眉问道。 刘岚见他过来,便跟江平安眨眨眼,转身忙去了。 江平安拉了个椅子坐下,颔首笑道: “你是知道我性子的,很少放空话。” “又要跟一大爷借钱?”何雨柱也在旁边坐下,笑问道。 “你小子借这么多的钱,我看你什么时候才能还得清。” 江平安白了他一眼,道:“这个就不用你担心了。” “不过借你的那些钱,晚点儿还啊!” “这个月,我打算把借三大爷家和姜老五家的钱,先给还了。” 何雨柱笑问道:“我要是不答应,你能还我钱吗?” “不能!我这是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江平安摇头笑道。 “行,你小子借我钱的时候是孙子。” “现在我让你还钱,就成大爷了吧?” 江平安哈哈大笑道:“你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儿。” “我借你钱的时候,也是大爷!” “还说我脸皮厚,你这脸皮也不薄!”何雨柱笑骂道。 “对了,如今都关饷了,你那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什么时候买回来?” 江平安想了想,沉吟道:“从东北回来后再说吧!” “我打算走的这段时间,请些工人,买些材料,把那房子修修。” 何雨柱啧啧道:“啧啧,还真小看了你!” “这三转一响凑齐了,又开始修房子。” “偏偏你小子欠一屁股债,却把事儿都办成了,这是真本事。” “是不是等年底了,再找个婆娘回来?” 江平安大笑道:“哈哈,傻柱,你也甭羡慕,我的这些本事,你学不来!” 正说着话,一个胖子从外边儿跑了进来。 “江采购好!”他先跟江平安打了招呼,才转身跟何雨柱道: “师傅,财务那边儿在关饷了。” 何雨柱起身点头道:“行,早些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