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1章(2 / 2)

整整两个月的收益,好几百英镑呢,茉莉小姐觉得不能浪费。

于是知会了斯坦科后,就指示律师付了钱。

也就是说,十万英镑到了苏叶手里,而她转手给了迈克,让他用这笔钱继续购买斯特利银行的股份。

另外再加上迈克支援的二十万英镑,斯特利银行一下子进账四十万英镑,一下子就解决了财政赤字。

而苏叶也顺利拿到了45%的股份,不过她也签署了一份协议,会在一期融资开始时,抛售5%的股份,后面持续抛售,直到手里的持股降低到20%。

股份到手,接下来就是大动作了。

斯特利银行作为一家立足于剑桥大学,从校园内部走出来的私立银行,和整个大学上上下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上到校领导,下到学生,都和这家银行打过交道。

再加上新的行长,正是剑桥大学优秀毕业生,上一届金融系学生会会长,在整个大学都备受瞩目。

小弗兰克先生相当于是自己人,因此他秘密发起了一项社会调研活动,瞬间赢得大规模学生支持。

就连教授们知道后,也默默参了一脚。

这活动是什么呢,就是以贷还贷。

部分学生不是没钱上大学,只能贷款吗?

现在机会来了,巴克利银行实行了宽松的贷款政策,前两个月不用利息。

那么学生们只要去巴克利银行贷款,然后存入斯特利银行,运作得好的话,两个月的利息就可以偿还之前签下的贷款了。

没错,斯特利银行打着为学生们好的借口,只要肯存钱进去,每个月都有利息可拿,只是这个利息相比其他银行的年薪,低得可怜,只有区区2%。

但他们没有时间限制,满一个月可以取出来,满两个月也可以,这就相当于说,能在两个月期限内,换上巴克利银行的钱。

其中赚到的差距,可以用来抵扣贷款的钱。

这个福利一经推出,立刻引起了全校师生注意。

他们算了一笔账,如果自己欠了一千英镑的贷款,那么只需要去巴克利银行贷款3万英镑,存入斯特利银行两个月,就可以得到一千两百英镑的利息,扣除贷款的钱,还能有2百英镑的收入呢。

这样的大好事,谁想错过啊!

就算他们此时没有贷款,也愿意立刻去斯坦利银行先申请助学贷款,研究经费,然后再进行操作。

那么,他们可以从巴克利银行贷到几万英镑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