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都市小说>厨子很忙> 第一百九十五章 跟说相声的谈吃

第一百九十五章 跟说相声的谈吃(3 / 4)

有印象?”

姚远就接茬:“是那种槐花、榆钱饭吗?”

“没错,就是开春时候,用槐花、榆钱也行,还有用芹菜、香椿做的,掸上面粉上屉蒸熟,再蘸着蒜汁一吃,那就是春天的味道啊。”仟儿哥说话间带了向往的神情。

“那没问题呀,等开春了您想吃这一口就过来,咱们村里肯定得有这个东西。”刘能兴顺势就邀请。

“你们清水镇的豆腐挺有名,把这个豆腐掰碎了,拌上开春的头茬韭菜,那个味道也不错。”郭老板原来喜欢吃豆腐。

“是啊,这些民间老百姓弄的吃食,有时候饭馆里还真的学不来,就算是做出来了也没有那种味道。”仟儿哥就感叹。

姚远作为餐饮从业者,当然得解释一句:“仟儿哥,您说的那种吃食,多半就占了一个食材新鲜,您想啊,豆腐坊里刚刚磨出来的豆腐,加上地里刚刚割的韭菜,听着就透着新鲜,这两样食材进了饭馆一折腾,等到了食客嘴里早就不是当天的东西了,您想那味道能一样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吗,还有您说的‘蒸苦勒’,这个也是刚刚从树上捋下来的榆钱,趁着新鲜蒸才会有那个鲜甜味道。”

仟儿哥频频点头表示同意:“说起来各地的吃的,你们觉得哪里的人是最会吃的?”

“粤省人吧,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两条腿的除了人,四条腿的除了桌子,他们就没有不吃的东西。”刘能兴抢答。

“那北方人呢?北方也有地方挺讲究吃吧?”仟儿哥接着问。

郭老板嘿嘿一笑:“我觉得就得算是津门人了,津门人好吃、也会吃,你们知不知道津门有一句顺口溜叫做‘当了皮裤吃海货,不算不会过’?这就是说的每年清明节一过,海鲜开始肥了的时候,天气也暖了,皮衣、皮裤的就暂时穿不住了,兜里没钱又好吃的人,干脆就把皮衣皮裤送当铺当了,先吃上两口新鲜的海鲜再说。”

仟儿哥乐了:“这么说有点夸张了,但是挺符合津门人的性子,他们这个地方开埠比较早,南北人混杂,当中还有不少洋人,尤其是到了近代,有不少民国的总@理、大臣,高官显贵们也都纷纷定居于津门,这就给津门带来了各地的美食。而且人家那个地界还靠海、物产也丰富,所以呀,现在的津门菜独走一个路子,跟咱们传统的八大菜系都有些不同,我觉得都应该算的上是咱们的第九大菜系了。”

仟儿哥侃侃而谈,说完目光转向了姚远,这个席上的唯一餐饮专业人员。

都说说相声的这帮人会吃,这回真是见识到了,人家不光是会吃,还把每道吃食后面的传统与文化都能讲的挺清楚。

姚远就挺佩服:“仟儿哥说的对,津门菜在操作技法上跟传统的鲁菜还有别的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