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都市小说>厨子很忙> 第五十二章 水土不服的茶餐厅

第五十二章 水土不服的茶餐厅(2 / 5)

求爷爷告奶奶,四方拉投资,一点一点的打下了基础。

当然,有不少投机者也涌了进来,就利用我们这种心态,开始设套耍心眼,让初开国门的政府与企业,也吃了不少哑巴亏。

比如部分故宫出售的藏品,居然被某个港怂来了个卷包烩,利用国内渴求外资的心理,低价抢购了大批的艺术品,尤其是些字画。当我们的管理人员还为换回来那点港纸开心的时候,这些艺术品被运到港城后,通过几场拍卖,价格不知道翻了几番,那位港人从而从而一夜暴富,直到若干年后还是港城最大的收藏家。

上面说的是刚刚打开门,我们自己对自己产品的价值定位还不够准确,算是卖便宜了,也不算是太离谱。更为甚者,就是有些心怀善良的企业领导和政府领导的过度开放,或者说是无知,造成了一些重大损失,再也无法弥补。

书房四宝“笔、墨、纸、砚”中,有一种纸叫做“宣纸”,号称千年寿纸、纸中之王!,产自徽省的宣州,隔海的东瀛人对宣纸的生产工艺早就觊觎已久,甚至派出了商业间谍多方打探,但终未得手。

没想到就在改革开放后,有东瀛商团去了一家造纸厂参观,造纸厂领导热情款待,不只是打开厂门带领参观,还对生产工艺有问必答,连蒸煮原材料的碱水浓度比例这样的细节也讲的清清楚楚,生怕人家学不会。

东瀛人临走时还赠送檀树皮、长稻草浆和杨桃藤这几个关键生产原料,真不知那位领导脑子里都装的是啥,反正接待外宾是政治任务,他的任务完成的很好,外宾很满意就是了!

从此以后宣纸制作工艺便不再是徽省独有,而东瀛人则得意洋洋地宣布:世界宣纸,东瀛出品占据了半壁江山!

钢笔是时下最流行的书写工具,同时一支好的钢笔也是身份的象征,国内也有自己的名牌,比如“英雄”比如“金星”,这些产自沪上的品牌,都有自己的独有技术,这些技术在国际上都是独步领先的,比如笔身抛光。

当米国派克金笔的老板前来国内访问,希望交流学习时,居然发现钢笔厂厂门大开,所有加工技术就在眼前一览无余,参观生产线的同时,一架小小的摄像机,便把所有的操作过程记录下来,回去照着操作就可以了,哪里还用交流学习那么麻烦,抄个作业的事,就把本应该是绝密的笔身抛光技术拿到手了。

有的就是更加令人无语,高卢国人来了,咱就热情接待,客人看上了咱们县的猪种不错,领导一高兴,干脆就送你几头,你带回去自己配种呗。殊不知,几头优良梅山种猪,就把整个高卢国的猪肉养殖业的发展,一下子缩短了二十年。

一边渴望外汇,一边简直就是败家,那特么是几头猪的事吗?还求着人家来投资?你想要外汇,就把那几头种猪一卖,每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