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节(2 / 7)

了才达成一致,他们要完成任务,要听谜底。这是一次有意思的挑战,成功挑起了同学们的兴致。

陶睿给他们出的卷子包含了最近两周讲的重要知识点,说难不难,说简单,那没好好学的同学想弄明白确实不简单。他没想过让所有同学都把数学给学到顶尖,但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强化再强化。

如果同学们把这张150分的卷子背会了,所有题都会讲解,那再遇到同类型的题,就算他们不会变通,也不可能只考50、60那么少了。教差班心累,还有不到一年时间高考,那就划重点强化教育吧,能多考几分是几分,他相信是有用的。

这天陶睿教的两个班学习异常认真,课间和晚自习学的全是数学,其中不少同学跑去尖子班找熟人问题。他们不是力求学会这个知识,而是力求记住解题步骤,把别的班同学都弄懵了。

当然所谓的差班只是相对而言,并不是按总成绩把最差的同学聚集在差班,那样家长要闹翻了。这两个差班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成绩还不错,也有三五个排年级前列的,拖后腿的有很多,所以平均分就总是最差的。

班里学习好的互相商量,确定了正确的答案就写在黑板上,给大家讲清楚。他们给别人讲的时候,自己也相当于复习加深了印象。

数学组组长刘老师特意找陶睿谈话,叫陶睿千万不要耽误教学进度,不要让同学的心玩野了不好收心。

陶睿保证道:“刘老师放心,我有分寸,这些都是提升大家成绩的小手段,不会太闹腾。”

刘老师还真不怎么放心,哪有这样讲课的?不过她不好多说什么,只叮嘱道:“高三非常重要,你要是让学生成绩下滑,家长会来学校要说法,你自己注意。”

她迟疑了一下,还是问道,“听说你搬出来了,和一个学生合租?是和家里有什么不愉快吗?”

她很担心陶睿的改变是把私人情绪宣泄到工作中。

陶睿表情没怎么改变,但还是能让人看出有一点失落,他如实说:“我弟弟要结婚了,我爸妈说我们兄妹四个长大了该离家独立了,他们二老想过悠闲日子,每天玩一玩,让我尽量别回去打扰他们。

李天同学人很好,帮我找了地方住,正好离学校近,以后学校有什么事可以叫我。”

这话听着没毛病,但刘老师和陶睿共事好几年了,知道他家里的情况,他弟弟应该才23岁刚毕业吧?这么早就结婚了?刘老师瞬间想到结婚买房子花钱的事,再一想陶睿30岁了居然和学生合租小房子,这事儿不太对啊。

刘老师惊讶地问:“你弟弟大学处的女朋友?大学刚毕业就结婚啦?女方是哪的人啊?条件好吗?”

陶睿很诚实地说:“是本地人。高学历,在京市大公司上班,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