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明:史上第一国门皇子> 第12章 皇明祖训VS老魔头李希颜

第12章 皇明祖训VS老魔头李希颜(3 / 10)

五百人,第一个抵达陕西兰县,到兰州卫报道,便能获得奖励。”

“看到这座金棺了吗,这是父皇赏赐给本王的,更是父皇命本王代天子到塞北卫国戍边,更何况,咱们说起来更是一家人,我朱家也是农民出身,更懂得身为农民的疾苦,断然没有欺骗自家人的可能。”

“诸位父老乡亲若是看本王年幼信不过,本王若是不给父老乡亲奖励,大可以拿着这份契约到应天去请陛下为你们做主。”

朱棖说的慷慨激昂,有了之前的事情做铺垫,根本不需要多费口舌。

顷刻间。

人群喧闹了起来。

一个一个开始报名。

没有什么原则。

只要一户超过五人,有一百户自行组成一营,登记成营册之后,便算是完成。

接下来这些人自己北上前往兰县。

这更像是一场大逃荒,密密麻麻的人开始返回凤阳,收拾东西北上。

而这其中,便出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

他之所以设立一营百户五百人,并不是没有考虑的。

乡野之中同性宗族的人居多,外姓人只有个别,县衙的权力基本至此,至于乡村之间,还是有本村名望高者担任,这些人通常担任族老,族长等。

而一家之中多是四五个儿子,六七个女儿的人家。

在这样的情况下。

百户人家真实的人口是直接超过一千人头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就会出现一种情况。

分家。

一户四五六七八个兄弟的,分家一部分留下来,一部分北上。

而一营之人,百户人家,必定是沾亲带故,乡野邻里,更能互帮互助。

一个人走着走着就走丢了。

但一群人走着走着,人只会越来越多。

剩下的事情,便不在考虑范围内。

以这个时代百姓们顽强的生存能力,在顺着驿站官道前行的情况下,活着到西北的可能,已经很高了。

不敢耽搁太久。

朱棖留下一百份用了他的亲王印章的空白文书,便继续前行。

他相信,随着第一批北上的人从四面八方穿过各州县,会有越多越多的人知道先登兰县封万顷良田的事情。

沿途所途径的地方,很多的百姓们必然是翘首以盼他的到来。

随着北伐檄文盛传四方。

他这个卫国戍边皇子一路上自然是没有人敢阻拦的。

“孝孺兄,你说太子大哥怎么还不回信,丰兰计划陛下是不是不同意。”

“凤阳地界还好,可若是出了凤阳地界,其他州府的人,真的会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