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页(1 / 2)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选自辛弃疾《摸鱼儿》)

作者有话要说:某a因为操作失误,造成修改文章的时候多复制了重复章节进去。

自动订购的读者大人不用担心,你们没有多掏一分银子。

对于在我修改后订阅的大人们,某a只能补一个赵姨娘的番外给大家。

通过这个番外,大家也知道了为什么王夫人会如此对待赵姨娘。

番外的字数比原来重复的字数多了大概一千字,已经订阅的读者大人是不用在另外付费的。

某a再次鞠躬道歉。

史湘云探访林潇湘

金陵四大家族原本是安东王麾下的得力干将,在百年前的“南北王争”中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只不过安东王的运气实在太差,在与先皇的争斗中被下人出卖,被迫降了先皇。先皇见这四大家族贾家善战,史家善治,王家是得力辅臣,而薛家又是数一数二的富户,便萌生了招揽之意。金陵四大家并非不知时务之人,见先皇诚心招募,便也宣誓效忠先皇。

贾家因为军功卓绝,封了国公;史家也封了候。于是贾家便于史家联了姻,一时间两大家族在朝廷上风头无二。只是史家太公本就是修道之人,虽有官拜尚书令却没有什么争胜之心,待天下太平之后,史家便向先皇递了辞呈。先皇虽然爱惜史家太公的雄才大略,但也晓得其心思,无奈之下便让史家安心退到幕后当个逍遥侯爷。百年间,虽然朝廷风波不断,但却没有牵扯到史侯爷,也不得不说这史侯爷颇有先见。

只是史侯爷无意出仕不代表史家后人没有这心思,史侯爷过世后,史家便开始谋划重新出山。只是事隔多年,先皇业已离去,新皇对四大家族本身就忌惮,于是只是给史家一些不痛不痒的闲职罢了。而与此同时,新皇有意无意地开始扶持王家,不多时,王家便取代了史家成为金陵四大家之二,而那王子腾之父也是个心思活络之人,除了悉心教导王子腾之外,两个女儿也不放松。王父早就对贾家、史家压在自己头上不满了,如今史家主动退出,新皇又有新扶持,王父哪有不发愤图强之理?

那王子腾倒也争气,想那四大家族的后人几乎没有几人是科举出身,而这王子腾居然是殿试二榜第三名,赐“进士出身”。王子腾这边大局已定之后,王父便开始着手分化贾家和薛家。贾家关系复杂,王父原本相与宁国府联姻,但无奈岁数不合适,最后王家大小姐嫁给了荣国府的贾政。倒是薛家相对简单,薛家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