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1 / 2)

他们二人闲话了一会,嘉亲王忽然道:“如今你也该学诗赋了,按制该给你指一个伴读。父皇这次指给你的是前科探花林如海大人的女儿,听闻素有才情,你可要好生学了。断不可欺负她,她父亲有大功与朝廷,功臣之女,你我也需礼让三分。”

静嘉公主笑道:“莫非我在王兄眼中就是个刁蛮小公主?”静嘉公主回头对黛玉道,“你可听见了,你才进宫,我王兄便对你如此了。若是过了几日,怕是他眼中都没有我了。”

嘉亲王见黛玉在,便微笑道:“是我唐突了,原来林姑娘也在。”

林黛玉不晓得该如何回话,她原本就不打算与这皇家有太多牵绊。便只是淡淡地说了句“不敢。”

嘉亲王也察觉出了黛玉的冷淡,便只是笑笑没有多说。虽然按制嘉亲王还没有到分府另过的年纪,但是也不适宜长时间留在公主寝宫,便闲话了几句就告辞了。

这边不提黛玉与静嘉公主伴读的事情,且说那石光珠日日在家苦读,为的就是三月的春闱。这春闱便是全国会试,又称“礼闱”、“部试”。乃由礼部主持,在太学院举行的考试。考试最后成绩分为三榜,甲榜为“进士及第”,乙榜为“进士出身”,丙榜为“同进士出身”。只有进了这三榜,才意味着真正踏入仕途。若是要进入翰林院便于以后入阁拜相,那少不得必须是一个进士出身。况且甲榜、乙榜的最后成绩还是要经过殿试,有皇帝最后勾选方可完成,如若没有真才实学,又有几人能走到这般地步?

石光珠自然这次会试是人才济济,况且每年北方仕子若不是占着“北选”之利,怕是都要被南方仕子打得找不着北了。石光珠并不认为自己能冲进甲榜,但最少也要在乙榜前十之内,若是出了乙榜前十,要进翰林就比较麻烦了。

石靖也有些忧心,虽说他对石光珠并没有太大要求,但是既然已经走到了会试这一步,他心里还是希望自己儿子能再高进一步。虽说家里已经快有了位将军,但是武将不如文臣,况且自己的小儿子已经摸到入阁拜相的门槛了,石靖还是希望石光珠能走出这一步。

“夫人,你看珠儿这次……”但是石靖心里还是没底,这“八公”的帽子可不是那么好摘的,“荣儿之事已是陛下大恩,珠儿这回?”

芙蓉郡主冷哼了一声,道:“你当世人都跟你一般小鼻子小眼么?既然陛下放心荣儿在外带兵,为何又不放心珠儿在他眼皮底下当官?若是珠儿真有那本事,陛下断不会亏待了谁去。”

石靖只是笑笑,又问道:“夫人可知林家那丫头被封县主的旨意么?”

“怎么?现在后悔了?”芙蓉郡主问道,“这是陛下金口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