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页(1 / 2)

诸位看官,可知石光珠如此感动?这天朝进士科讲究的是“八股取士”,这八股文虽然是以《四书》《五经》作为基础,但是八股范例严格,要在如此严格的文体当中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却非易事。能走到乡试的诸位秀才哪个不是将王、唐、瞿、薛以及诸大家之文,历科程墨,各省宗师考卷背熟三千篇在自己肚子里的?要在这些人当中脱颖而出,一靠书法,二靠就是运气。何谓运气?若是你的立意、阐释跟考官大人一致,同等文章当中你自然就是第一。如今这欧阳夫子替石光珠谋划至此,便可看出他的新意。

欧阳夫子挥挥手,“你既是我的学生,我又岂能不用心?再者,你那馆阁体练得如何?”

石光珠自负书法,让他去写那了无特色的馆阁体却是为难了他,但是师长面前又不得放肆,便只好沉默。

欧阳夫子当然知道他这少年心性,劝慰道:“我知你那一笔的柳体甚是得意,但是须知这科举应试不比寻常,若是你的考官偏爱的是颜体你又该如何自处?与其做错,不如不做!这馆阁体便是如此。今楷书之匀圆丰满者,谓之‘馆阁体’,类皆千手雷同。况且你那考卷又须弥封誊录,何苦呢?”

听闻夫子如此一言,那石光珠也坦然,忙施礼道:“学生受教了。”

欧阳夫子点点头,“既如此,我也无甚可教了,就此辞馆罢。你若有事,便来我家寻我便是。”

那石光珠苦留,但欧阳夫子去意已决。那石靖听光珠如此说,便也封了一封大大的谢礼算是一点心意不提。

转眼便是七月底,过几日便是秋闱之日。那石靖虽然草包,但毕竟也是进过贡院的,虽然最后没有中举,但也晓得“一张一弛”之道,便命人封了家里的书院,只许那石光珠偶尔翻翻几位大儒的程文,其余时候变安排家里的丫鬟小厮带着他获取郊外看看风景,或在自家园子里逛逛也是好的。

那芙蓉郡主看在眼里,也晓得自家老爷对石光珠的疼爱,都说“公婆疼长孙,父母爱小儿”,虽说“抱孙不抱子”,但石靖对这个小儿子也是疼爱得紧。

这边不提石家全力备考,上书房里如今也是热闹非凡。内阁三位大学士、礼部和吏部的尚书,以及翰林院的掌院学士都已经到齐,并那三位皇子也在一旁恭听圣训。

皇帝道:“再过些日子,各地的会试就要开始了,诸位爱卿务必替朕选几个人才上来。”众人忙躬身领命。

这天朝科举有两大重点:一是江南乡试,江南乡试分为杭州贡院、苏州贡院、扬州贡院三地进行,而那杭州贡院又是重中之重,但凡会试之后,杭州贡院出来学生一般都快占了三成的名额,再加上苏州与扬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