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页(1 / 2)

彼时宝玉尚未作完,只刚作了“潇湘馆”与“蘅芜苑”二首,正作“怡红院”一首,起草内有“绿玉春犹卷”一句。宝钗转眼瞥见,便趁众人不理论,急忙回身悄推他道:“她因不喜‘红香绿玉’四字,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她争驰了?况且蕉叶之说也颇多,再想一个字改了罢。”

宝玉见宝钗如此说,便拭汗道:“我这会子总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来。”

宝钗笑道:“你只把‘绿玉’的‘玉’字改作‘蜡’字就是了。”

宝玉道:“‘绿蜡’可有出处?”

宝钗见问,悄悄的咂嘴点头笑道:“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唐钱翊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乾’,你都忘了不成?”

宝玉听了,不觉洞开心臆,笑道:“该死,该死!现成眼前之物偏倒想不起来了,真可谓‘一字师’了。从此后我只叫你师父,再不叫姐姐了。”

宝钗亦悄悄的笑道:“还不快作上去,只管姐姐妹妹的。谁是你姐姐?那上头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你又认我这姐姐来了。”一面说笑,因说笑又怕他耽延工夫,遂抽身走开了。

宝玉只得续成,共有了三首。宝钗见他着急,便踱到黛玉身后笑道:“还不快帮你宝哥哥也续上一首?”

黛玉抿嘴笑道:“那是他自己的事,姐姐要是心疼,你去写好了。”

宝钗笑道:“我与宝兄弟的文风差太远,倒是你,素日你宝玉风格差不多,你就瞧在我的面子上替他写上一首吧。”

黛玉想了想,“我就瞧在你面子上,替他写上一首。”

于是宝钗回到宝玉身边,暗道:“你先誊写那三首,另一首我叫林妹妹替你做了。”

宝玉忙喜道:“那就有劳姐姐跟妹妹了。”

宝钗也没说什么,转身就离开了。黛玉见宝玉已经开始誊写,便低头想了会,很快便写出了“杏帘在望”,诗曰: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贾妃看毕,喜之不尽,说:“果然进益了!”又指《杏帘》一首为前三首之冠,遂将“浣葛山庄”改为“稻香村”。又命探春另以彩笺誊录出方才一共十数首诗,出令太监传与外厢。贾政等看了,都称颂不已。

贾政又进《归省颂》。元春又命以琼酥金脍等物,赐与宝玉并贾兰。此时贾兰极幼,未达诸事,只不过随母依叔行礼,故无别传。贾环从年内染病未痊,自有闲处调养,故亦无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