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页(1 / 2)

“姑娘但说无妨。”见黛玉应承下来,袭人忙说。

“小厨房平日用的是老祖宗的钱粮,这次请客可要宝哥哥掏钱咯。”

“那是自然。”袭人见是这事,便应了下来,“宝玉说了,银钱不妨事的。”

“那就好。”黛玉道,“待你打听清楚了,我会将菜单及所需银子一并递上。”

“那就多谢姑娘了。”见事情已经办妥,袭人便笑着告辞了。

见袭人走远,锦雯冷冷地说道:“姑娘何必替他去置办席面!这是老太太的小厨房,姑娘虽然是个当家的,但毕竟不是他家的人,何须如此?”

“罢了。”黛玉挥挥手,“既然老祖宗应了,我也没什么法子拒绝不是?再者无非是让厨娘们多辛苦点,总比呆会他巴巴来求要好。”

见黛玉一脸无奈的样子,锦雯笑道:“亏得是姑娘好脾气,若是我,断不应他。”

袭人待宝玉回来后,将一干事宜告之,宝玉自然是欢喜得不得了,忙将宾客列成单子递于黛玉不提。

却说这黛玉接了名单,略略看了一眼,果真是除了秦钟之外,全是一溜贾家子孙。既然是贾家的家宴,又是自家姑娘的表哥哥做东,葳蕤苑的一干人等也无话可说,便按照黛玉的布置忙碌起来。

话说这宝玉之所以想起宴请学友之事乃是秦钟唆使,这秦钟乃宁府贾蓉之内弟,生得是分外风流俊俏,那贾宝玉见过一眼之后便是喜欢上了。见自家宝玉如此喜欢,而且这秦钟也不是外人,于是贾母做主让秦钟伴着宝玉一同上学。宝玉见有如此清秀之人作陪,学校也去得愈发勤快了,让贾政着实欢喜了一阵。因为贾政高兴,王夫人自然也高兴得在贾母面前念叨,于是阖府上下对这个秦钟也越发喜欢了。

诸位看官不知,时下这个朝代可谓是“男风”盛行,凡是大些点的城市,具有各式各样的私寓,里面豢养的便是娈童。君不知,这男风之盛在官宦名流之间愈是盛行,有好事的人还作过这样一首诗:斜街曲巷趋香车,隐约雏伶貌似花,应怕路人争看杀,垂帘一幅子儿纱。 说的便是当下男风之盛行。

这宝玉对秦钟便有这样的情愫,而在贾家义学之内,这事虽不多,但也不少见。故而受到义学之人点拨后,宝玉与秦钟之间的亲密也不同一般了。时下男子需满十六方可娶妻,但又有几个男子到结婚时还是童男子的呢?要么与自己的通房丫头有过了,要么就是在学里认识了几个契兄弟罢了。这事就算到了几百年后也不稀罕,只是后世的心理学家给这个现象起了名字,叫做“青春期同性恋症候群”罢了。

这秦钟在贾府得宠之后,又有宝玉在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