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页(1 / 2)

对于那些全民-运动中国总在指望天才,单人运动或许可以,可足球要11个人,11个天才同时出来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他是不行,别人也不行,可是,如果有10个他自己,有10个现在的队长,有10个左后卫,10个右后卫……他们队伍的成绩也不可能是这样子了。足球需要运动天赋,基数大了,人才才多。事实上,如果一个国家足球不够好,基本一定是因为这个国家踢球的人不够多。

他们就是这个水平。网友们说天天抽鞭子,他们成绩就能上来了,这不是事实。

一直以来,大家认为中国足球它是特立独行的烂,把中国足球跟中国完完全全分割开来,可其实,它是教育观念等很多东西的一个缩影。

许多人觉得,没成绩就不该存在。可是,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它的意义不止如此,日本一直在强调说“它需要全民的支持”。日本当年成绩更差,于是,它着力于培养大家对本国足球的热情,小学联赛、地区比赛也有大量报道、直播——这固然是比较狭隘,可确实是有效果的,如果没有全民支持,足球很难顺利发展,而中国呢,其实除了中超强队,其他球队其他比赛无人关注、无人问津。

“其次呢,”沈珩又道,“足协政策朝令夕改,比如一会儿要学德国,一会儿要学荷兰……日本一直在学巴西,也一直在进步着。各种政策层出不穷,可两三年就改一改。当年那些腐败、黑哨也让‘足球’深陷泥潭。”

“嗯……”大家都在认真听着。

“还有啊,因为足球名声不好没有人敢选这条路。此外,场地非常紧缺,大片空地被商业化……哎。不过奥运失败以后,2009年,足协重提‘青训’二字,建立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联赛,2015年跟教育部联合起来推广普及校园足球,不让学校禁止踢球,还设立了教学内容,出了一堆招儿,甚至是奇怪的招儿……然后,2010年大量资本进入足球,俱乐部的青训营都逐渐逐渐完善起来了,因为部分明星球员在俱乐部的高工资,家长对于孩子学球的排斥也少了一些,我认为是在变好吧。”只是现在,大千世界诱惑太多,爱足球的越来越少了,空地上面踢足球的常常是80后。

顿顿,沈珩又是苦涩地道:“虽然,中超部分明星球员在俱乐部的高工资让网友们非常气愤,说我们都配不上……我同意,我们真的都配不上。可问题是,不用钱来吸引人才,用什么呢?除了钱,我们一无所有啊。”

沈珩说完“除了钱,我们一无所有啊”,在场的人都沉默了。

“嗯,”荷兰人转移话题,又问沈珩说,“现在,中国球员有多少人在欧洲的五大联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