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页(1 / 2)

戚骁臣轻嗤一声:“你对大哥倒是用心。” 苏梨居然听出一丝丝酸味,她斜了戚骁臣一眼:“爱屋及乌,他若不是二爷的大哥,我才不会管他。” 戚骁臣不信!她连碰都不让他碰,对他会有爱?看上大哥的小白脸还差不多! “别怪我泼你冷水,外面那些伤兵家境艰难,你教他们赚钱他们有干劲儿,大哥衣食无忧,你能用什么吸引他?” 苏梨就是不说,继续卖关子。 —— 有戚劲的支持,关西侯府很快就住进来了一批残兵,一共二十五个,最年轻的才十八岁,年纪大的有四十了。 在侯府总管李叔的陪伴下,苏梨带着六位师傅来检查众人的天分都点在哪些方面。 六位师傅都是苏梨挑来的,一位是木雕师傅,一位是首饰师傅,一位是教人算账的账房先生,一位是擅长各种乐器的音律先生,一位是医馆里替人推拿按摩的郎中,最后一位,是京城卖出多本当红话本的文人。 六位师傅在练武场分别摆个摊,二十五个残兵依次去尝试。 前面五位师傅李叔都理解,教人手艺的,他指着手摇折扇派头最大的写话本的文人,好奇地请教苏梨:“他们都是武夫,大字不识几个,夫人怎会想到教他们写话本?” 苏梨笑道:“您想想,文人写出来的都是才子佳人,战场上的金戈铁马他们没经历过,瞎编的肯定没有亲身经历的精彩,如果这些残兵里有擅长讲故事的,那他只需口述让别人代写,只要故事精彩,都是一条生财之道。” 李叔明白了,对二夫人越发佩服。 一天下来,二十五个残兵各自拜了师父,开始比着劲儿学了起来。 戚骁臣、戚劲来比武场看过后,见大家学习气氛浓厚,都很欣慰。 比武场交给李叔看着就行,苏梨偶尔会过去瞧瞧,剩下的时间,苏梨把自己关在书房,埋头准备她送给戚凌云的大礼。 戚骁臣猜的没错,比武场那些残兵们都是苏梨的幌子,她真正想激励的只有戚凌云,戚骁臣唯一猜错的,是苏梨的动机。 作者有话要说:  戚骁臣:大哥,你是不是给我戴绿帽了? 戚凌云:怎么可能。 戚骁臣:那你发誓! 戚凌云:……无聊。 第16章 残兵的就业再培训非一日之功,最先赚钱的是一对儿组合,瞎眼吴三、残腿张生。 吴三家境贫寒,他大字不识几个,但从小喜欢跑到茶馆外面听里面的说书先生讲故事,吴三二十岁的时候从军去了战场,六年后负伤,双眼失明,过得暗无天日。朝廷发的抚恤金家里早用光了,给他大哥二哥娶媳妇,两个嫂嫂一进门,吴三这个残废越来越不受家人待见,这次戚劲一招人,吴三主动投奔过来。 吴三不想学推拿,他想讲故事。 张生断了双腿,他对手艺活儿没有兴趣,开始跟着算账先生学算账,后来听旁边的吴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