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十年(2 / 3)

工方面开发的技术又领先于全国其他城市。

他们可以算是抢先进入了正外汇的行列,在别的省在外汇方面还止步不前,他们已经算是全国创新给国家挣外汇最厉害的城市。

甚至赶超了上海,北京。

这种速度显然大家都意想不到,而军垦区其他地区也向霍承安讨教学习取经。

霍承安并不吝啬,本着一个区富不如大家一块儿富的道理。

几个区的军区领导专门坐在一块儿开会,再加上底下的各级人员进行调配,他们还整合出了一个方案。

相辅相成,你们区棉花种子好,我们区养鱼养的好,他们区水果种得好。

每一个区都找到了自己的特色,同时根据自己的特色发展。

而且综合了霍承安的意见,其实霍承安也是被自己老婆的枕头风吹出来的。

他们搞的是联合经济要发展就发展成经济区,这样别人来买的时候也是大批量好谈。

价格方面可以保持一致,保证农户的收入不会受到损失。

最重要的是他们是最先把目光瞄准国外的区域之一。

他们不光把自己的产品做成产品销售到国外换外汇回来又搞了进口设备流水线,他们的工厂几乎在十年之内就直接跨进了现代化。

在这一方面绝对是领先于全国,就在这一年他们整个大西北地区的税收可以说是全国领先,甚至城市建设也是全国领先。

霍承安正干得信心十足,结果没想到调令下来了。

看着这调令霍承安就皱眉,自己一个堂堂的司令其实调到哪里他都能工作。

不是说到北京自己就工作不了,而且那是自己长大的地方,说白了熟人还多。

在这里估计自己工作起来没啥问题。

但是最重要的是自己调走了,老婆孩子怎么办?

老爷子现在就离不开曾孙女和曾孙子。

老爷子已经跟着他们在这里生活了十年,说白了老爷子根本舍不得这里。

而自己母亲也为了自己常年居住在这里,说白了自己现在是一大家子人,他要走了,老婆孩子留在这里,这像什么话?

对于霍承安来说,这里才是自己的家,而且事业在这里干得顺风顺水,猛然把他调回北京城,北京城那里水深得很。

到了那里那可不是咱自己一个司令能伸展得开的。

虽然不知道上级是啥意思,但是他知道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但是现在咋办?

霍承安回到家里,沈安安也已经回来。

看到儿子和闺女正趴在那里写作业。

两个孩子非常自律,应该说是天选的孩子从小就挺让人省心。

包子并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