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都市小说>这个影帝只想考证> 第0244章 这是我的叔叔(求月票)

第0244章 这是我的叔叔(求月票)(2 / 3)

刻的哲思。不需要刻意追求情节的完整性,结局也由单一确定变成暧昧不清,使得偶然性增强,必然性削弱,可以进一步引发观众的思考。”

郝运很耐心的给老五解释,老五的工作效率很高,水平也不错,就是在氛围上达不到郝运的要求。

郝运在片场比较散漫,那是因为他分镜做到位了。

演员基本上照着演就行。

而且《心迷宫》这部电影的风格就是自然,过多地要求反而会让表演凌驾故事之上。

不过,到了后期阶段,郝运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不管是张一凡,还是老五,都必须要完美的执行他的理念,达到他想要的效果才行。

“我懂,有倒叙、插叙、补叙,以前上学的时候学过,但是你这个非线性叙事太复杂了,你不怕观众看不懂吗,看不懂还卖给谁去?”

老五是做摇滚的,他觉得跟做电影没啥区别。

摇滚人经常自嗨过头,搞出来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反而觉得是观众太没有欣赏力。

“这么说吧,从悬疑和文艺片的角度出发,咱们不能让观众太容易看明白电影,就比如咱们前几天看的《罗生门》,还有《两杆大烟枪》和《低俗》等等。”

郝运为了方便剪辑师和配乐师理解,给放了不少非线性叙事的电影。

这种电影叙事手法,最早可以追溯到1916年大卫·格里菲斯执导电影《党同伐异》。

他是非线性叙事的第一个吃螃蟹者。

四个故事之间不是讲完一个接着再讲一个,而是被分割成细小的片断,再经过重新排列后交替出现,其间只以一个母亲摇晃摇篮的镜头作为过渡。

香江那边玩这个的不少,比如《无间道3》《一个字头的诞生》等等。

内地这边就不太多了。

或者说,很少有人把这种叙事风格作为工具,以此来增加电影的悬疑感。

姜闻在拍《阳光灿烂的日子》讲述故事情节的时候,就运用了一些非线性叙事的手法,穿插了不同时间段的场景,展现出多个人物的命运和内心情感变化,使电影更加生动有趣。

不过,他的这部电影出彩的地方太多,这点儿炫技反而显得无足轻重。

郝运是为数不多,把非线性叙事玩得这么花的内地导演。

嗯,他还是个新人导演。

老五被唬的一愣一愣的,只好乖乖的按照郝运的要求,做出更有感觉的配乐。

张一凡早就麻木了。

从胶片的耗材量来看,这电影肯定不是姜闻拍的,但是从内容质量上看,不得不怀疑姜闻在片场是不是手把手的在教。

毕竟风格太像,又玩得这么高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