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都市小说>天眼:鉴宝无双> 第629章 品丝绸之路

第629章 品丝绸之路(2 / 3)

边进答应一声,这才接过钱,拿到手里想点点,但看着满车人,最终还是没好意思直接塞进了口袋。

他心里已经有了决定,一定要想办法把赵家两样东西卖了好几万的事,大肆的宣扬。

这样哪怕一年只有两三样东西,可就是一两万块呢。

回到了酒店,赵轩又将两样东西拿出来,细细的欣赏起来。

这一趟,有这两样,就是千值万值了。

董立回自己屋子洗漱了一下,也到了这一边,拿着宣德炉细细的把玩着,这么好的物件,他也没有上过手啊。

没一会,李晓和郭正也挤了进来。

“董叔,这个铁券能值多少钱?”李晓进来,先看向那个大家伙问道。

“说不准,没有可交易的记录,国内有几个地方的博物馆里倒是见过,如果我来估的话一百五十万差不多。”

赵轩笑着点头道:“如果是洪武三年那一批,御赐的臣子名气再大点,比如说蓝玉或者李善长的,估计价格会再高一些。”

郭正见董立拿着那个小炉爱不释手,好奇道:“宣德炉应该不少吧?”

董立笑着解释道:“清仿的不少,但真正的宣德三年所铸炉就极少了。”

“这个我还真了解过,宣德三年一次不就制了三千件,过后应该还有制吧?”

董立指了指赵轩道:“让他说。”

赵轩接口道:“宣德炉有史载的是三千件,我也认为后期应该还有造,看似不少,实则能传承下来的则是少之又少。

这是有原因的,第一个破坏者就是崇桢帝,那时明末内忧外患,崇桢融铜铸钱,算是将库藏的一批全部给毁了。

第二个时期是咸丰,同样是融铜铸钱。

第三个时期则是抗日,当时小鬼子制枪炮缺铜,搜刮了很多铜器融了。

解放后还有两至三次成批的销毁,不说千不留一,但也差不多了。”

“那这个值什么价?”李晓自认俗人,他只认价格。

赵轩看向董立,对方沉吟片刻道:“三百万,如果小轩要出手,我收了如何?”

“董叔,您就别想了,我这没有富余,仅此一件您说我会让吗?”

(北京大羿2017年秋拍,“明正德阿拉伯文炉瓶盒三事”,拍出4370万,那是正德纪年款炉,还不是正宗的宣德炉。

不过05年,炉的收藏还没到最热的时候,2010年后就厉害了,一直攀升。)

众人也聊了一会,这才各自休息,中午吃的太好太饱,晚上众人都只吃了碗面条,约定好明天启程的时间这才散去。

一早出发,临洮到兰州不足百公里,没用两小时众人就到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