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朕非汉废帝> 第238章 天下无不是的君父(求订阅)

第238章 天下无不是的君父(求订阅)(1 / 3)

韦玄成是大鸿胪韦贤之子,也是第一次科举考试的次名,所以不就之前,才得以出任比千石的谏议大夫。

韦玄成如今不过三十六七岁,正是壮年的时候。

虽然如今他还名不见经传,但是日后仕途却一路顺畅,当上了御史大夫和丞相,才能不输于大汉帝国的其他名相。

在招揽名臣这件事情上,就应该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招揽——这是刘贺自带的优势。

至于韦玄成的官职,刘贺也已经想好了。

走进到宣室殿之后,韦玄成非常有理有节地对天子行了一个全礼:三十多岁,正是壮年,是最能任事的年龄,也是最想做出一番成就的年龄。

对于韦玄成,刘贺印象最深的是两件事情。

一是谦逊侠士,对贫苦百姓的事情颇为上心,几乎就是另一个版本的刘病已,也许是志趣相投,在原来的那条时间线上,韦玄成才会被刘病已重用。

二是不慕名利,在其父韦贤死前曾经有意让韦玄成继承扶阳侯的爵位,但是在其父死后,他居然靠假装癫狂,将扶阳侯的爵位让给了自己的哥哥。

再联想起不久之前,霍光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给霍山霍云要爵位的事情,刘贺对韦玄成自然是又多了一份好感。

这样的人,来当门下寺的长史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韦卿在科举考试中的文章,朕看过了,写得很好。”

“陛下谬赞了。”韦玄成恭敬地答道。

在那篇文章当中,韦玄成提出了大汉尊王攘夷所攘的“夷”不应该只是匈奴,还应该包括其余各族,更提到了攘夷不应该只从武力入手,还应该以教化为主——让蛮夷受到圣人教化,与大汉共尊儒术,才是平定四夷的最终策略。

听起来虽然有些务虚,但是如果真的能够将其当成一件实务推行下去,那么确实是一项很好的举措。

很多举措,不是不好,而是无人落实,最后其内核被逐渐掏空,自然而然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韦卿参加完科举考试,在朝堂上的官职定下来了吗?”刘贺问道。

“定下来了,比千石的谏议大夫。”

“不错,不满四十,就能当比千石的谏议大夫,你在同龄人当中已经是佼佼者了。”

“陛下谬赏了,微臣诚惶诚恐。”韦玄成初次单独面圣,虽然父亲韦贤昨夜已经在家中提点了很多,可他仍然不免有些慌张。

此时刘贺的年龄比韦玄成足足要小上一倍,说“同龄人”几个字的时候有些怪异,但是韦玄成却面如常色。

皇帝是君父,君父年龄再小也是君父,臣子年龄再大也是臣子。

这是万万不能颠倒错乱的。

“朕想与你商量一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