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朕非汉废帝> 第112章 天子头上的三座大山(求月票)

第112章 天子头上的三座大山(求月票)(1 / 3)

凶礼已毕,嘉礼即来。

随着孝昭皇帝丧礼的结束,刘贺的登基之礼自然也就来了。

登基的嘉礼比下葬的丧礼隆重许多,但是时间和步骤却少很多。

六月初十,孝昭皇帝安葬于昭陵。

六月十五,刘贺就在未央宫前殿登基,接受了百官公卿的朝拜。

至此,刘贺正式成为了未央宫的主人,成为了大汉帝国的主人。

册封为皇太子的那天开始,刘贺就一直住在未央宫里。

宫殿变得更豪华了,但是刘贺却非常孤独。

因为王吉、安乐、龚遂、禹无忧等昌邑属官,以及从昌邑国带来的奴仆、雇工还没有进宫,还暂时住在被烧毁的昌邑邸里。

他们还没有得到新的任命,所以并没有正式的名分。

没有名分,当然不可能在宫禁里自由停留和走动。

相对于朝堂上的百官公卿而言,昌邑国的属官是外来户,换而言之,他们可能并不受到欢迎。

如果刘贺是实权的皇帝,而不是傀儡,那么他可以立刻把这些最为信任的官员,安排到朝堂的不同位置上。

纵使让他们全都当上了三公九卿,那么其他人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但是,刘贺现在空有皇帝的名头,没有皇帝的实权,哪怕任命一个六百石的郎官都不可能实现。

在他的头上,还有一座山,一座压得他连气都喘不过来的山——霍光。

再小的任命,都要通过霍光的手来安排。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那刘贺只能想想办法,如何把这些昌邑属官夹带到朝堂上去。

……

六月十五的子时,在未央宫的宣室外,刘贺独自站在院中。

他头顶的那轮月亮和一个月之前在扶摇殿我看到的一样圆,一样亮。

那個晚上,刘贺遭遇了莫名其妙的刺杀。

直到今日,幕后的真凶仍然没有查出来——也不知道朝廷有没有认真地在查。

刘贺环顾四周,廊下值守的都是军容整齐的郎卫,和昌邑国那些亭卒比起来,精锐很多,但是刘贺却还是更相信昌邑国的亭卒。

孝武皇帝以降,为了减少将领拥兵挟持宫禁的可能性,将守卫长安的军队分成了很多部分。

各支军队自有职责,互不隶属,自然就可以相互掣肘,相互制约——大致分为城外、城内、宫内、殿内四层。

驻守在长安城外围的是由大司马直接管辖的北军,分为八个校尉,每个校尉掌管的军队在五千人左右。

在长安城内管理治安捕贼的是三辅管辖的亭卒,总人数有万余人;除此之外,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