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页(1 / 2)

于是有亲娘补贴的贾环和贾兰就突显出来了。 荣国府上上下下,男女老少又多是一双势利眼,一颗富贵心。 你有时,捧着你。你没有时,下狠的踩你。 宝玉失了庇护,又不得贾政待见,在荣国府里的日子眼瞧着不顺心的越来越多。 赵姨娘心眼极多,不然也不会在王夫人的严防死守下生下一儿一女了。 然后在一旁小打小闹,顺便天天对着贾政吹了一阵枕边风后,直接朝着宝玉出手了。 凭啥你们都捧着宝玉,踩我家环儿? 你对我不好,我都记在心里。你对我儿子不好,那行了,这笔帐咱们这辈子有的是时间算。 于是得宠姨娘如何勾结府中下人给嫡出的哥儿找麻烦,那就不是短短几个字可以形容的。 至少宝玉房里的那几个家生子出身的丫头,陆陆续续以这样那样的理由换工作了。 有的直接出府嫁人了,有的直接换到了贾环房里。 自打王夫人倒霉,探春对赵姨娘的态度也好了不少。于是赵姨娘也愿意将从贾政手里抠出来的东西用在探春身上。因此那些下人也有往探春房里去的。 如今宝玉房里能留下来的也就晴雯和袭人这样外面买来,府里没根基的。 至于为啥舍嫡就庶。 谁让贾环现在得贾政看重,平时不怎么挨打呢。 ╮(╯▽╰)╭ 话说远了,那就是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原因,王夫人都缺钱缺得夜里睡不着觉。 可钱从哪来,这是个问题。 雍正年间,户部空缺,大臣们一个个哭穷借银子却没一个主动还的。然后大清就有了个抄家皇帝。 如今贾母和王夫人就应该效仿一下当初的四大爷,对着那些个倚老卖老的忠臣来个秋风扫落叶。 首当其初的就是赖家。 赖家多有钱有势的人家,人家在府里当差,回家还能用着丫头小厮。赖大出门,贾家正经的主子都得叫一声赖爷爷。 家里的孙子辈,赖大姑娘和儿子赖尚荣都是一出生就放了奴藉,正正经经的良民百姓。 但凡府里有的,人家都有。府里没有的,人家也不缺。那赖大姑娘早前跟着赖嬷嬷进府请安,喝,别看背地里仍会被人骂一句奴才秧子,可那气派却不输三春任何一个。 较之三春,还多了三分底气和天真烂漫。 单看这样的人家,也许看不出什么。可实际上赖家之所以会发家,还是从贾母嫁到荣国府开始。 贾母的陪嫁丫头,也就是如今荣养了,但却时常进府给老太太请安的赖嬷嬷。 贾母那么多的下人,为什么就只有赖嬷嬷得此殊荣了呢? 这还得从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来说。 贾家的爷们贪好女色,朔本求源一番也能看出已逝荣国公是个什么人物了。 再加上贾敏这一辈,姐妹四个,就她一个是嫡出,可见另三人都是庶出。 那么问题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