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明朱棣:爹,你咋没死啊?!> 第113章 朱祐樘:太祖他老人家,最重血脉亲情了!(5.2k求追订!)

第113章 朱祐樘:太祖他老人家,最重血脉亲情了!(5.2k求追订!)(1 / 7)

“仙师,此人当真是我大明中兴之主?”

“后世传颂的一代明君?!”

老朱棣实在是忍不住了,看向季伯鹰,沉声问道。

纵是以洪熙帝(病假)和宣德帝这种素来优待文臣的帝王,纵是景泰这等臣权甚重的朝代,也是从未发生过敢明目张胆用银子买死罪的做法。

按照这个规则来,贪官贪银一万两,用五千两买死罪,然后转头又贪了一万两,再花五千两买死罪,一来一往给朝廷一万两,自己净赚一万两,简直是‘良性循环’。

难怪嘉靖神仙会说:朕的钱,他们拿两百万,朕拿一百万,还要朕感谢他们吗?!

至于贪没的银子从哪里来?

还不都是搜刮的民脂民膏,最终苦的都是底层老百姓。

季伯鹰看向老朱棣,沉默了片刻,点下了头。

“可…”

老朱棣张口欲言,最后还是叹了口气,没有说话,他不知道说点什么了。

“至少,他是某些人心中的中兴之主。”

“比如,我们上节课提起的文官集团。”

季伯鹰淡淡开口,随后折身走动数步。

“自弘治登基以来,加开午朝,朝议不休,经筵不断。”

所谓经筵,指汉唐以来为帝王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说好听点,是让皇帝接收来自于圣人经学的熏陶。

说白了,就是给皇帝洗脑。

开会、经筵,尤其是在教皇帝怎么做人、治国、平天下这件事上,文官们素来都是最为热衷。

但凡哪一朝的皇帝在‘朝会’和‘经筵’这两件事上牟足劲干,那绝对都是文官眼中的圣明君主。

反之,亦然。

比如被黑的全身体无完肤的成化帝朱见深,朱见深就不开会,更不会搞什么经筵。

座位上的成化帝闻言眉头一皱。

朝议经筵不断?

天天开会能顶个屁用,天天开会能平定荆襄流民?天天开会能大败蒙古?天天开会能犁庭扫穴?

老子十几年也不开几次会,还不是照样把该做的都做完了。

成化帝首开不朝之举,并且因为常年窝在深宫之中,被后世诸多文人笔墨戏说为软弱、无能等,甚至还有专门写他怎么吃葡萄的野史。

但仔细想想,皇帝其实也没什么好去处,一旦出去就得花大把大把银子,耗损国力民力,不如窝在后宫。

而实际上,朱见深之所以不上朝,只是因为不想跟那群文臣瞎哔哔,在他眼里的这帮嘴炮老夫子,为一点破事就能吵半天。

虽然不上朝,但是作为一个皇帝该干的事,一件都没落,而且都做的很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